第446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11(第2页)
没有家人倒是还行。
“哀家对忠贞侯说过,此生,她不能嫁人,也不能招婿。”
探花郎沉默了片刻说:“臣知道了。”
“你还想去松江么?”
“臣初心不改。”
香君笑了笑,倒也不是她信了探花郎的话,只是,如今国泰民安,她想看看热闹。
“哀家可以答应你,只是,每七日你都要给哀家写一封奏折,要把你这七日做了什么事无巨细的告诉哀家。若是你的奏折,哀家不满意,哀家便立刻将你调回京城来。”
探花郎有些不明白太后为何要这么做,但还是应下了。
“臣愿意。”
“好,既然如此,你便去松江做你的松江知府吧。哀家希望,你写的那些个政策,都能好好实施,莫要让哀家失望。”
(二十五)
袁好女准备回松江,不曾想与自己同路的竟然是今年的探花郎。
袁好女想到前些日子太后问她的事情,心中立刻对此人防备起来。
探花郎上前一步拜见忠贞侯。
袁好女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他。
“你谁啊?”
“忠贞侯不记得下官了么?”
“记得倒是记得一点,但是记不大清楚。”
这一点袁好女倒是没撒谎,她连此人叫什么都不记得了。
探花郎倒是不生气,微笑再拜道:“下官是松江知府沈静之。”
哼,西品小官,倒是会攀高枝。
顾大人从前叮嘱的实在是没错。
顾大人说过的,男人想要攀附权贵是可以相当不要脸的。
果然啊,好好的探花郎,不留在京城,却要跑到松江去当知府,还跟她跟得这么紧,不是看上了她手中的军权和她的侯爵之位,是为了什么?
正道不走
,偏要走歪路……
“本侯骑马,怕是要比沈知府脚程快些,便不等沈知府了。”
袁好女头也不回地带着人马消失在了官道上。
赶车的老仆问道:“沈大人,咱们也走吧?”
沈静之低头开心地笑了笑,上了马车,往松江而去。
(二十六)
香君当太后的第七年,元朗十五岁。
这一年,元朗终于大婚了。
从皇帝十三岁那一年起,大臣们也吵着闹着要给元朗选皇后,想要让皇帝赶紧大婚亲政。
香君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到,无非是在她手底下日子不好过,想换个主子呗。
大臣总以为是香君不愿意元朗大婚。
殊不知,是元朗非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皇后,不遇到真心喜爱的,就不肯成婚。
这些年香君也是给元朗相看了不少,最后元朗却选了一个五品小官家的女儿。
这个姑娘叫做容露华,今年十七岁,父亲是翰林院的,家里还有三个哥哥,其中一个今年考中了进士。
爹娘把她留到今年才议亲,就是有信心,他家长子今年能高中,倒是没想到,女儿竟然碰上了皇上。
香君觉得奇怪的很,五品小官家的女儿,元朗是怎么遇上的?
逼着顾亭雪去打听,这才知道是元朗自己偷偷微服出宫找元吉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