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群众路线(第2页)

 老高还记得那个常凤县吧? 

 本来是一个农业县,不知道当初主政的那一批领导发了什么疯,非要打造什么工业县,这山扒着那山高,结果工业也没搞起来,农业也丢了。 

 县财政一塌糊涂,要不是靠白马市财政救助,早关门歇业了。 

 我下午跟谢领导在电话中聊了一下,他分析,你张华八成是去这个县。 

 理由有三:一、张华的名声在外,有张华去常凤县,能够助推这个县的声望。 

 二、都说张华是发展经济的好手,趁这个机会将张华拉出来历练和测试一番。 

 三、张华身后有关系网,在申请资金方面有优势。” 

 李叔的话一说完,高倩说道:“李伯伯,这不就是让张华过去帮他们填坑的吗? 

 张华过去也只是一个分管副职,干的好,都只是领导的成绩,与张华无关。 

 干的不好,那张华就成了背锅侠了。” 

 李厅长哈哈一笑:“儿媳妇,你说的也对,也不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没看到这也是一个机会吗? 

 常凤县烂,己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而是换了两三任的主要领导都一首没有搞好,难道说白马市里的领导不急吗? 

 我再给你透露一下,白马市的市委书记龚元河以前在常凤县当过县委书记。 

 他对常凤县还是很有感情的,常凤县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他也不愿看到的。 

 这时候如果真的将常凤县搞好,先不说龚元河了,就是常凤县百十万老百姓该怎么传颂了? 

 这一会让张华过去填坑,别人都填不好,可万一张华到地方将坑填好了呢? 

 当然了,要干好工作的难度很大,这里面还有许多不为我们所知道的事,比如本土势力、宗族势力。 

 还有,这里面到底存不存在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事情,这都需要搞清楚。 

 总之,我要说的是,风险与机遇并存,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不具有困难和挑战性的,只是大小说话。” 

 高长山首首的看着李厅长,很是疑惑。 

 李厅长问:“老高你为啥这样看着我?” 

 “你不是一个只跟数字打交道的经济专家吗?你什么时候玩起政治来了?” 

 李厅长哈哈大笑:“见笑了,见笑了,我刚讲的这些话不是我说的,是老谢同志说的,他不说我哪明白这么多,我也就帮着看了一下白马市各县区的数据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