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里正被抓走(第2页)

 “这……这怎么会这样……”其中一个刺客喃喃自语道。 

 为首的刺客快步上前,蹲下身子,看着老和尚嘴角不断溢出的鲜血。 

 然而老和尚此时已经无法回答他,他的眼神开始变得迷离,但脸上却似乎还带着一丝解脱后的平静。 

 “我们……是不是做错了……”另一个刺客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懊悔。 

 山洞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那烛光似乎也在这一刻变得黯淡了许多。 

 几个刺客站在那里,许久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已经没有了气息的老和尚,心中思绪万千。 

 他们原本只是执行任务的工具,却在此刻被老和尚的举动深深震撼,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他们内心深处被悄然触动了。 

 几个刺客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慌乱之色。 

 “这可怎么办?主人只是要他认罪,没让他死啊!”一个刺客焦急地说道,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惶恐。 

 另一个刺客狠狠地跺脚,懊恼地说:“都怪我们,怎么就没早点阻止他!这下完了,主人肯定不会轻饶我们!” 

 他的脸色变得煞白,嘴唇微微颤抖着。 

 为首的刺客皱着眉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说:“先别急,事已至此,我们得赶紧想办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 

 “还能有什么办法?人都死了!”一个刺客带着哭腔喊道,满脸的绝望。 

 “闭嘴!”为首的刺客瞪了他一眼,“我们先把这里收拾一下,然后回去如实向主人禀报,听候发落吧。”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愁容,看着老和尚的尸体,眼神中充满了懊悔与自责。 

 他们手忙脚乱地开始收拾现场,动作慌乱而狼狈,心中都在忐忑不安地想着回去后将面临怎样的惩罚。 

 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戏煜静静地靠墙而坐,他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双眼微微眯起,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县令脸上满是焦急之色,声音急切地说道:“丞相,您赶紧离开吧!” 

 戏煜缓缓地抬起头,看了一眼县令,然后坚定地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我不走。” 

 县令一听,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吃惊的表情,嘴巴微张,似乎不敢相信戏煜会如此回答。 

 “丞相,您这是为何啊?”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戏煜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沉声道:“我有我的理由。” 

 县令急得直跺脚,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连忙再次认错道:“都是下官的错,是下官办事不力,让您受委屈了,求求您一定要出去啊!” 

 说着,他竟“砰砰砰”地不断磕头,地面都被磕得微微作响。 

 他的脸上满是惶恐与恳切,眼中满是祈求的神色,一边磕头一边说道:“丞相,您就饶了下官吧,只要您出去,下官做什么都愿意啊!” 

 在那阴暗的牢房中,戏煜依旧静静地靠墙而坐,神色平静如水。 

 县令还在不断磕头,额头上都已经红肿了起来。 

 戏煜嘴角微微一勾,终于开口道:“哼,我就等你这句话。那我问你,里正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处理?” 

 县令一听,先是一愣,随后像是恍然大悟一般,连忙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赶忙说道:“丞相放心,下官这就马上去抓里正,一定给您一个交代!” 

 他的脸上满是讨好之色,还带着一丝庆幸。 

 戏煜轻轻哼了一声,神色中带着一丝不屑,“知道就好,那还不快去。” 

 县令连连点头,如获大赦般地说道:“是是是,下官这就去,这就去。” 

 说着便急急忙忙地站起身来,准备往外走。 

 这时,戏煜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冷冷地说道:“都给我滚,别在这里打扰我。” 

 县令赶紧弯腰行礼,然后带着手下迅速离去,牢房中又恢复了安静,只留下戏煜一个人。 

 他微微闭上眼睛,似乎在思考着接下来的事情。 

 在牢房里,拓跋玉皱着眉头,指责戏煜道:“你为何不先出去再说?留在这里有什么好的!” 

 戏煜坐在草堆上,嘴角挂着一丝微笑,神态悠然地回答:“我觉得这里也不错啊,挺安静的。” 

 拓跋玉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他,急切地说:“你别闹了!这里又脏又臭,怎么会不错?” 

 戏煜抬起头,看着拓跋玉,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缓缓说道:“我有我的想法,你不用管我。” 

 拓跋玉无奈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你真是个怪人,我不明白你在想什么。” 

 戏煜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牢房的墙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夜幕笼罩着村庄,明亮的月光倾洒下来,照亮了聚集在一起的村民们那一张张或愤怒或疑惑的脸。 

 “这大晚上的,里正把我们叫来干什么啊?”一个村民气愤地嚷道,他皱着眉头,脸上满是不耐烦。 

 “就是啊,都这么晚了还不让人休息。”另一个村民也跟着附和道,他不停地跺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