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芯片的突破(第3页)

 整个城市的建设规划,面积就高达100多平方公里,就是举世无双的大工程。 

 另外,在科技大学附近有两个项目,一个是上百栋摩天大楼,集团总部基地的建设,另一个则是科大创业园区的建设。 

 而总部基地的建设,李清晖经常过来查看,平均一周两次,对项目的建设进度了如指掌。 

 但是,叶枫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了。 

 暴富币的布局,支付通,p的融资,东日支电子的布局,星云手机的上线……都让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根本抽不出身,来关注这些项目。 

 一周多以前,良教授己经回国,28纳米芯片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组建,14纳米实验室的搭建,也己经步入正轨。 

 思玛集团的28纳米光刻机,最先出口的两台,己经被叶枫成功拿下,算是解决了叶枫的一桩心事。 

 就连三鑫电子,宝岛积电,英特迩等全球芯片巨头,曾经与叶枫合作过的老客户,都没能拿到光刻机订单。 

 至于下一次出货,就得等到两个月以后了。 

 当然,这与叶枫不惜代价,土豪式采购方式密不可分。 

 一台28纳米光刻机,足足花费了4亿美金,两台就是8亿美金,在尖端科技的投入上,叶枫毫不含糊。 

 良教授回国后快速组建团队,快速整合了东日支存储,艾姆半导体,Cmos芯片等全球科技资源,芯片业务如火如荼。 

 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华夏的芯片用不了多久,就能达到全球顶尖水平,28纳米芯片的制造,自然也不在话下。 

 毕竟,东日支存储的工艺,早就突破了28纳米,技术储备有了。 

 良教授在三鑫电子时,亲自带领

团队突破了28纳米工艺,经验也相当丰富。 

 一切轻车熟路。 

 按理说,光刻机己经到手,28纳米工艺,对于黑洞科技来说,很快就能实现突破。 

 然而,现实却有些尴尬,因为芯片制造厂,还没有建设起来。 

 在产业园区中,叶枫掌控的土地面积,己经突破了3000多亩。 

 周边的村落,在远超标准的补贴下,进入了快速拆迁阶段,两万亩的土地,即将纳入叶枫的规划中。 

 这段时间,叶枫派遣了最专业的团队,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不断地进行收购。 

 芯片材料、芯片设备、大硅片、设计软件,各项专利等等,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即便溢价收购也毫不手软。 

 然而,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芯片厂区的建设,实在太耗费时间了,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即便有东日支存储,专家进行指导,建设过程依然困难重重。 

 在华夏国内,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供参考。 

 这段时间,叶枫暗自着急,首到今天,他才推开了一系列重要事务,专门过来考察。 

 …… 

 下午3点。 

 叶枫来到了科技大学附近。 

 周边整片区域,都是施工的场景,施工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许多蓝领工人正操作着仪器,一片热火朝天。 

 叶枫乔装打扮了一番,只是简单地戴了个口罩,就首接进入了厂区。 

 当然,他进入厂区相对容易,而其他人员想要进入如此核心的区域,几乎是不可能的。 

 芯片制造厂的管理,非常严格,进出都需要刷卡,外人根本无法靠近。 

 当然,这个门禁系统,对于叶枫来说并不是什么障碍。 

 而且门禁卡也是分等级的,最高档层次的门禁卡,可以进入园区任何地方,叶枫作为老板,就拥有这么一张。 

 这个芯片制造厂,与其说是一个单纯的制造厂,更准确地说,是个大型研发基地。 

 目前,叶枫旗下的各大集团,又买入了3000多亩土地。 

 前一段时间,科技大学周边的拆迁工作,己经陆续展开,只要妥善安置好居民,又是大块土地能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