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逃婚,榜下驸马请就擒炭烤鱼皮
2. 古代版旅游博主
三更刚过,幼宁殿的窗子便无声滑开。
宋幼宁一身黑色粗布衣裳,发髻挽成汴京最时兴的跑堂小哥样式,腰间别着由本人友情提供的"醉仙楼"跑堂木牌,轻巧地翻出窗外。
(这次要是再被抓到,本公主名字倒着写!!!)
宫里的芭蕉叶沙沙作响,她猫着腰溜到西墙根,白天就相中的洞口被几丛杂草掩着,拨开时惊起两只酣睡的狸花猫。
“对不住啦,咪咪、”
她顺手撸了把猫头,从鼓鼓囊囊的包袱里掏出几锭金子放在猫咪面前
“帮本公主望个风?事成之后,本公主回来一猫赏一只烧鸡!”
然后熟练的爬上了墙头,看样子已经是身经百战了,只留得槐树身后的黎扶宁频频汗颜
“看来下次抓回来,得多给她吃点核桃补点脑子……谁家贿赂猫用银子的……”
宋幼宁利落的跳下墙,拍了拍衣服上的土,轻车熟路地拐进汴京最“热闹”的“醉仙楼”
店小二见她来了,立刻压低声音:“金枝公子,今日的稿子可带来了?可是《大宋风物录》的新章”
她神秘一笑,从包袱里掏出一叠叠纸:《江南春游秘策》第一章,附西湖醋鱼正宗做法。
面前的小二眉头紧蹙,愤愤地说道“不是,金枝公子,您这《大宋风物录》一本都没更完,您怎么又开了一本,再不写醉仙斋都要被你那些追随者给撕了,您行行好,再更两章吧……”
“不要,我最近想去江南采风,你等我把《江南春游秘策》写完我在写,别急,别急!”宋幼宁气定神闲摇了摇头,大摇大摆的下了楼。
要说这醉仙楼,表面是汴京最大的酒楼,实际上压根没几个人来。
每天赚的几个铜板还不如隔壁的包子铺……连野狗都不愿意过来晃荡,宁可大早上守在包子铺门口等着吃包子皮……
不过虽年年亏本,但一直也是屹立不倒,常年霸榜《大宋风物录》问题篇第二:醉仙楼的老板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榜首则是:幼宁公主最近又去哪游玩去了……该去哪截才能成为驸马?
当然,第一问题的答案就藏在第二个问题里……
这醉仙楼是宋幼宁的根据地,负责纪录宋幼宁周游大宋各地的文旅、情感类游记。
也是大宋最火的旅行杂志《大宋风物录》的老巢!
几个书生模样的人正埋头校稿,见宋幼宁来了,纷纷起身行礼:“金枝先生!”
(注:她的笔名——“金枝先生”)
“最新一期卖得如何?”她翻开账本。
账房先生激动道:“加印三次了!连西夏的商队都来订购!”
宋幼宁满意地点点头,忽然瞥见桌上摊开的读者来信:
“金枝先生,您写的‘泰山日出观景处’救了我一命!那日山雾弥漫,全靠您的指南才没摔下悬崖!,您真是大宋旷世之奇才”
宋幼宁得意地翘起嘴角,得意的点了点头,又拆开下一封……
“金枝先生,您的旅游攻略虽然非常有用,但您书写的《大宋风物录》逃婚篇……最佳逃婚路线’有误!我刚翻过墙就被未婚夫逮住了!!!”
(署名:汴京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千金)
宋幼宁扁了扁嘴角,又打开下一封。
“金枝先生,我跟着您的逃婚路线,跑到雁门关,结果我未婚夫举着您最新一期《大宋风物录》在城门口等我!”
他说:“金枝先生写的路线我早背熟了!!!就等着来逮你了”
(署名:绝望的陇西李氏)
宋幼宁一身黑色粗布衣裳,发髻挽成汴京最时兴的跑堂小哥样式,腰间别着由本人友情提供的"醉仙楼"跑堂木牌,轻巧地翻出窗外。
(这次要是再被抓到,本公主名字倒着写!!!)
宫里的芭蕉叶沙沙作响,她猫着腰溜到西墙根,白天就相中的洞口被几丛杂草掩着,拨开时惊起两只酣睡的狸花猫。
“对不住啦,咪咪、”
她顺手撸了把猫头,从鼓鼓囊囊的包袱里掏出几锭金子放在猫咪面前
“帮本公主望个风?事成之后,本公主回来一猫赏一只烧鸡!”
然后熟练的爬上了墙头,看样子已经是身经百战了,只留得槐树身后的黎扶宁频频汗颜
“看来下次抓回来,得多给她吃点核桃补点脑子……谁家贿赂猫用银子的……”
宋幼宁利落的跳下墙,拍了拍衣服上的土,轻车熟路地拐进汴京最“热闹”的“醉仙楼”
店小二见她来了,立刻压低声音:“金枝公子,今日的稿子可带来了?可是《大宋风物录》的新章”
她神秘一笑,从包袱里掏出一叠叠纸:《江南春游秘策》第一章,附西湖醋鱼正宗做法。
面前的小二眉头紧蹙,愤愤地说道“不是,金枝公子,您这《大宋风物录》一本都没更完,您怎么又开了一本,再不写醉仙斋都要被你那些追随者给撕了,您行行好,再更两章吧……”
“不要,我最近想去江南采风,你等我把《江南春游秘策》写完我在写,别急,别急!”宋幼宁气定神闲摇了摇头,大摇大摆的下了楼。
要说这醉仙楼,表面是汴京最大的酒楼,实际上压根没几个人来。
每天赚的几个铜板还不如隔壁的包子铺……连野狗都不愿意过来晃荡,宁可大早上守在包子铺门口等着吃包子皮……
不过虽年年亏本,但一直也是屹立不倒,常年霸榜《大宋风物录》问题篇第二:醉仙楼的老板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榜首则是:幼宁公主最近又去哪游玩去了……该去哪截才能成为驸马?
当然,第一问题的答案就藏在第二个问题里……
这醉仙楼是宋幼宁的根据地,负责纪录宋幼宁周游大宋各地的文旅、情感类游记。
也是大宋最火的旅行杂志《大宋风物录》的老巢!
几个书生模样的人正埋头校稿,见宋幼宁来了,纷纷起身行礼:“金枝先生!”
(注:她的笔名——“金枝先生”)
“最新一期卖得如何?”她翻开账本。
账房先生激动道:“加印三次了!连西夏的商队都来订购!”
宋幼宁满意地点点头,忽然瞥见桌上摊开的读者来信:
“金枝先生,您写的‘泰山日出观景处’救了我一命!那日山雾弥漫,全靠您的指南才没摔下悬崖!,您真是大宋旷世之奇才”
宋幼宁得意地翘起嘴角,得意的点了点头,又拆开下一封……
“金枝先生,您的旅游攻略虽然非常有用,但您书写的《大宋风物录》逃婚篇……最佳逃婚路线’有误!我刚翻过墙就被未婚夫逮住了!!!”
(署名:汴京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千金)
宋幼宁扁了扁嘴角,又打开下一封。
“金枝先生,我跟着您的逃婚路线,跑到雁门关,结果我未婚夫举着您最新一期《大宋风物录》在城门口等我!”
他说:“金枝先生写的路线我早背熟了!!!就等着来逮你了”
(署名:绝望的陇西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