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深山见面(第3页)

 那时候,军区来了一位高官,那家的儿子被人吹捧惯了,眼高于顶不说,还横行霸道。

 可能是他爸也知道自己儿子的个性,怕他被打死,养了一群保镖。那货无论走到哪儿,身后都是浩浩荡荡的。

 而这些保镖也不是普通人,大多是退役下来的老兵,身手极好不说,其他综合能力也是相当强悍的。

 高官的儿子十八九岁,正是爱面子,爱美人的年纪,只一眼,就看上了张延清的姐姐张延若。张延若不愿意,他还想用强。

 后来,还是路过的兵哥哥傅千裕救了张延若。也就是张延若后来的丈夫。

 这事当天就传到了张延清的耳朵里。

 他一个人,拿了根木棍,挑了一整个保镖团,大概二十人。

 事情当时闹的很大,但高官不但没有追究,反而很看好张延清的能力,想将他收入麾下。

 但是被张延清拒绝了!

 他当时说什么来着?

 上梁不正下梁歪,能把儿子养成这样的,能是什么好人?

 高官生气走了。

 他们的圈子,大人们之间一向有一种默契,就是不参与孩子们之间的龃龉,是输是赢全看自己能力。

 高官虽厉害,奈何儿子不争气,无论他心里憋不憋气,但面上总不能跟一个孩子一般见识。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后来大人们说起这事,还不禁赞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是怎么打倒那一群壮汉的,不会是张家偷偷给小儿子找了什么武功秘籍吧。

 但只有在现场的人才知道,如果说真的有秘籍的话,那秘籍就是不要命。

 十几岁的少年,从冲进人群的那一刻开始,完全就是不要命的打法,那种愤怒和戾气,很难想象,会出现在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上。

 从那以后,张延清一战成名。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大家都看好的少年,突然就下乡了。

 王玉明常常想,如果他和张平之不是也下乡了,估计连跟张延清说话的机会都不多。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他会无缘无故的说出那么一句话吗?

 也许,徐家真的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