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第2页)

 “咱们爱新觉罗家的优秀皇子代表,活着封亲王,死了进太庙。” 

 这可不是夸张,而是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 

 足够多的粮食,才能养活足够多的人口。 

 保持足够多的兵源,有更多余力去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农业兴,百业兴。 

 国家昌盛。 

 “比起找鸟粪岛,这才是弟弟你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啊!” 

 短短几句,如晨钟暮鼓,敲散了十五阿哥心中愤懑,打碎了他眼前迷惘。 

 让他千恩万谢之余,还免不了由衷困惑:“十哥您这么通透,为什么还会被讹传皇家第一草包的?” 

 呵呵。 

 哥给你指点迷津,你小子回手就捅哥心窝子是吧? 

 来来来,独苦苦,不如众苦苦。 

 这个轮船啊,他一个月两个月的还就不想还回去了。 

 继续出海,继续搜刮鸟粪石。 

 理由吗? 

 就是这玩意儿送到关外后,十五阿哥如获至宝。非说这东西就是能丰产丰收的关键所在,撒泼打滚拽着他的裤子不让走。 

 说什么也得再琢磨几船去。 

 当哥的没见弟弟哭得那么惨过,无奈何之间,只能继续用皇阿玛的船再跑几趟。 

 反正一回生二回熟不是? 

 拉一回鸟粪石和无数回也没有什么区别,但这玩意儿要是真有用,那可就造福万民了云云。 

 十贝勒爷的信写得真情实感,都恨不得能去评选感动大清年度好兄长。 

 太子瞧了却恨不得把眉心拧成一座珠穆朗玛峰:“这这这,这实在是太无法无天了。老十现在不但自己犯糊涂,还拉着小十五一起胡闹,阿玛您必须严惩。” 

 这回康熙答应了,乌那希也没有从中阻止。 

 因为他们爷俩都不觉得在鸟粪石应用取得显著效果之前,十阿哥能乖乖回京。 

 而一旦这事成了,那就不止大儒,连带着天下百姓都要为他辩经! 

 四月、五月、六月、七月,时光如流水般缓缓逝去。 

 乌那希随扈塞外都回来了,她家好十叔还在海上飘着,四处寻找鸟粪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