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别家小皇孙女没上朝,是因为不想吗?(第2页)
眼见小家伙越想越远,又又又要回忆备受屈辱的近代史,康熙赶紧轻咳:“太子,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孩子勤勉好学是好事,怎么叫搞幺蛾子?咱们福襄这明明是心系前线伤员,尝试为前线战事尽一点绵薄之力呢。”
就是就是。
刚刚体验过被撵出新世界大门滋味,好不容易把人哄好,正在巩固感情阶段的十阿哥点头:“有志不在年高,无能枉活百岁。小侄女虽小,但上朝的年头长啊。往来接触的都是鸿儒与名将,人均八百个心眼子。”
“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潜移默化之间,她也就格外聪明了呗。再说还有道长师徒跟四哥相助,小侄女哪有不成功之理?”
太子:………
那样的成功算她成功?
还不是假别人之名,成全她的所谓功劳!
太子自觉磊落,极看不上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也不明白自家皇父跟老十他们到底吃错了什么药,怎么就对这小丫头格外宠溺?
若在往常,康熙这时候就得体谅好太子信息不对等的苦了。
可昨晚做了那么个梦,他心里正膈应。
哪还有如此体贴?
他只皱眉:“孩子有这份心思就是好的,太子不该那般说话。行了,朕无碍,你们都退下吧,让福襄留下陪朕说说话。”
“嗻。”
四、九、十、十三并十六、十七、十八几个小阿哥齐齐行礼,恭敬告退。
太子还想说点什么,结果康熙摆了摆手:“太子也退下吧。以后说话之前先过过脑子,谨记恶语一句六月寒的道理。”
“福襄还小,若有什么不周到的,你这当伯父的就多包容些,平时也多看顾点。到底有这么个小开心果在,朕这几年才龙体安康,事事顺遂。”
“福襄小小年纪就跟着上朝,也是为大清付出了许多。”
呵呵。
这话说的!
太子都忍不住想问问:别家小皇孙女没上朝,没为大清做贡献,是因为不想吗?
皇阿玛也未免忒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