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7,从给女儿吃肉开始半盏粗茶
第1557章 做企业是一门学问(第2页)
“但是如果我们只满足于这一项,那也是不行的。因为外国的化肥厂家,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咱们国内建厂。”
“所以我们的第三步,就是要研究长效复合肥。这方面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就比较多了,因为需要达到国际的水准才可以。”
“化肥使用太多,真的伤地,在接下来肯定是会有一个缩减的过程。所以这个项目究竟是否要上马,还得看从哪个方面来考虑。”
说完之后,他就拿起一个大海螺,用筷子把肉扎出来,大口的吃。
跟赵旭东点关系,毕竟没有跟耿国忠那么近。所以有些话说的时候,也得仔细斟酌一下。
现在他就把这个问题给剖析清楚了,究竟该怎么选,那就是赵旭东的事情。
说白了就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要是要成绩,随便上。
你要是为了新港县的将来考虑呢,这个项目就得斟酌着上,最好不上。
因为新港县并不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所以在销售上来讲,肯定是会有压力的。
“这么说来,还是应该在我们新港县自身想办法才行啊。”
考虑了一会儿后,赵旭东开口了。
“哈哈,这个就看您的心思是啥样了。”陈富贵笑着说道。
“其实不管啥样的买卖都是如此,要是不把心思用在产品的研究、技术的革新上,是不行的。”
“因为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产品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香满楼,为啥买卖这么好?是因为我们的服务吗?”
“这个固然有一定的因素,但是更多的还是我们的菜能够留住顾客的胃。刘师傅可是从来都没有闲着的时候,接下来就会准备开发新的菜式。”
“我们春华厂也一样,要是没有二代三轮车,只凭一代闯天下的话,不出两年,我们就得喝西北风。”
赵旭东点了点头,陈富贵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啊。
做企业,也是一门学问。
要不然凭啥陈富贵的春华厂刚张罗起来才这么时间,就成了全国知名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