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2章 耿国忠反思(第2页)

 “这方面呢,我们其实也在考虑。”陈富贵说道。 

 “我们会拿出来两栋楼对外发售,如果我们各个企业的职工购买量不是很大的话,可能还会做出新的调整。” 

 “如果县里的一些同志想要购买,在资金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付款政策。” 

 “就是说啥呢,他们可以在两年、三年的时间内把购房款付清。属于跟我们贵山建设签订分期付款协议,但是需要所在单位开具的介绍信。” 

 “而这样的分期付款呢,我们会增加相应的利息。这个利息也不是高利贷,是跟银行那边的利息标准相挂钩的。” 

 “毕竟我们贵山建设也得发展,也需要建设二期园区,全指望现在的楼盘回款呢。还不知道我们企业里有多少人打算跟企业共同持有产权,在付款上可能也会慢一些。” 

 “那你就不担心将来这些人没法履行分期付款的责任?”耿国忠问道。 

 对于这样分期付款的方式,他还是觉得蛮新颖的。 

 其实也并不是啥稀罕的操作,陈富贵早在发展的初期,他的企业就是这么做的。 

 但是那时候的春华厂或者是刚刚成立的益民粮油公司,这都是有底蕴的,所以相关单位也不会去担心没有给付能力。 

 “领导,其实有房子在那边,我们有啥可担心的。”陈富贵笑着说道。 

 “假如说签订的是三年分期,到时候钱款没有给付到位。我们也是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应对方案。” 

 “比如说根本都没有给的,我们不会跟着废话,首接按照签订的协议执行就完了。要是说就差不是很多,仅仅是因为家里有了突发的变故,我们会酌情延长付款时间。” 

 “这是我们贵山建设的第一个楼盘,我们还是很慎重的。我这个人就认一点,那就是签订的协议或者说是合同。” 

 “这是完全的商业行为,跟你是干啥的没啥关系。而没有对普通的购房者开放,是因为那些人的工作有些还是有一定的风险性的。” 

 “目前来讲,咱们县里的优质企业都跟我有些关系。这些企业的职工己经能够享受优惠政策了,他们也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甚至更多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