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面郎君卿屿眠

15. 中秋节3(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却也惊动了鱼儿跃出水面。
 




    *
 




    今日中秋,月儿圆满,乐趣也颇满。
 




    天色已入了黑,张清时便同温玉一起回了刺史府。
 




    温玉回她的小破屋去歇息,而张清时并未有休憩之意,转头又来了书房。
 




    推开门,打开窗,点燃烛火。
 




    片刻后,一个人影从门口进来了。
 




    张清时背对着烛火,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果然如郎君所料。”烛火照亮了凌侍卫的整张脸,“我带手下跟踪着每位离府的丫鬟,发现有一人行踪诡异,直接去敲了赵县令的府门,再也没出来过。”
 




    张清时手指顿住,轻声道:“这府里果然不止有一个卧底。”
 




    “可是……”凌侍卫说出他的怀疑,“可这许欢难有接近你的机会,她去赵县令那会告何样的秘密呢?”
 




    张清时眼睛闭上,太阳穴微跳:“很有可能,温玉和她是一伙的,都替赵县令卖命。”
 




    “但两人看起来一点也不对付。”凌侍卫不由地回想起那日两个人在后院剑拔弩张的气势,很难相信是一伙人,“那这样,她们两个为什么不一起去,要让许欢一个人去?”
 




    张清时伸手按了按太阳穴:“我也不知。”
 




    不知是两虎相争,有人得利,有人落。
 




    还是温玉足够聪明,借他的手去推另一个人入深渊。
 




    “那郎君,温玉你这边试探地怎么样了?”凌侍卫顺势提到了温玉。
 




    忽而,张清时脑海里闪过许多画面,白白胖胖的兔子灯、波光粼粼的面纱、酸甜可口的糖葫芦。
 




    众多画面,如心思缜密的他也找不到一处异样。
 




    按着太阳的手移步至额头,他皱着眉:“没。无论传递的是何信息,先派一群人马声势浩大的围着俞元县,海边派暗探紧盯着!”
 




    上次春药之毒之后,张清时便已知晓青州与外邦乌合国往来密甚,可能存在不法交易。
 




    故前段时间一直派人盯着乌合的商队,果然就发现有一商队轻松避开海上官员检查,带着秘密货物走了后门。
 




    然后大摇大摆地去往俞元县。
 




    而正巧,他的人一跟进了俞元县,便跟丢了商队,还被人全给暗杀。
 




    暗杀之事太过蹊跷,凌侍卫前脚才刚把人尸体带回,赵县令后脚就上了门。
 




    且张口闭口就是谈俞元县周边动荡不安之事,说死了人,影响百姓安危。还嚷嚷着就要让更高其他人来查案。
 




    其实为的就是借其他监察官之手,调查出死者全为张清时的手下,从而可以顺水推舟地昭告天下,张清时这个刺史和整个刺史府的人都是没有用之人,继而失了民心。
 




    身为父母官,别的不重要,最重要的便是民心。
 




    赢得百姓信任,赢得百姓敬重,才能维护整个青州,甚至是国家的长治久安。
 




    所以,张清时偏不遂他的意,偏不中他的圈套,下一步明棋和暗棋。
 




    明棋便是先假借查匪患之事派少部分人围查俞元县周边:
 




    一来能虚张声势地恐吓俞元县的贪官奸商,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敢走秘密贸易之事;
 




    二来还能摸查地形和明清。
 




    暗棋则是继续盯着海边。
 




    乌合商队和贪官的交易被控制之后,那乌合肯定会闲不住。
 




    要么可能会是在其他地方闹出祸端,吸引注意力;要么可能就会是顶着风头,强行贸易。
 




    等那个时候,张清时就能轻松收网,查清整个交易链,从而将他们全都打下马。
 




    “那郎君,许欢回来后该怎么处置?”凌侍卫领命后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在暗处的张清时目光如炬:“卧底,留一个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