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咱老赵没什么文化,不知道你写的好不好,就知道你写进咱老百姓的心坎里去了。”
老赵铲了一辈子的煤,做的也是本职工作,没想到却被小姜干事记在了相片里。
配电工小王是大城市下放来的知青,以前他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性格孤僻。
可这几天在家属院,不少人主动跟他打起招呼,还有大娘分给他窝窝头呢。
那双眼睛真诚地笑弯了起来,由衷地感谢道:“我娘要是能看见报纸,指不定有多高兴,以后就会少哭点。谢谢你,小姜干事。”
姜宁宁不好意思地抿着唇笑起来,露出甜甜的小酒窝,“我是宣传干事,拍照写稿是我的本职工作,你们不用专程谢我的。”
“那不一样!”圆脸小护士紧紧握上她的手,眼圈都要红了,“那天我差点一头栽进水里,幸好有你帮我托举药箱。”
其他人也争先恐后上前来表达谢意:
“我那天没吃午饭,是你给我一块压缩饼干。”
“小姜干事,你的军大衣还在我那呢……”
……
大家伙把姜宁宁包围在中间,一双双视线里满是真诚与感激。
小姜干事不像其他人仗着从军区来的,自诩高人一等,她平等对待他们这些小人物。
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会热心肠的伸出手。
发现有人疲惫泄气后,会坚定又温和的鼓励他们。
尽管这些都是小姜干事“顺手的帮助”,可对于他们而言,却犹如干涸大地久违的春雨、黑暗中照亮前路的火把。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她眼里看得到每个人的默默付出。
就像是她刊登在省报最后一篇文章里面写的那样——炊事班掌心的烫疤,卫生所磨秃的纱布剪,运输队车斗里结痂的泥浆……这些才是真正的防汛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