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死鸭子嘴硬(第2页)

 朱小松对于现在这些人非常感兴趣,主要是自己一个也不认识,现在终于了解了,写判词的人,左都御史邹元标这个人是东林党,刑部尚书王纪这个人和东林党的关系非常好,大理寺卿周应秋这个人是魏忠贤的人,现在这三个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意见,应该就是事实。

 朱小松也觉得这件事情不好审理,没有一个人认为熊廷弼是冤枉的。大家的想法基本上一致,王化贞无能之辈,所以失职,这个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他的老师首辅叶向高,你如果想进步的话,就得想办法,让人家的学生,罪行减少1点,反正有一个背黑锅的。

 至于熊廷弼不称职,拿着国家大事当儿戏,就你这种态度,你要是不扛下责任来,大家都没有办法接受。

 看来这个案件不能这么审理,朱小松决定重新审理,“现在本太子来审理这个案件,先说一下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哪里有谁有不同的看法和证据,到最后提出来。”

 通过审理才知道,原来辽东的事情,在泰昌元年的时候就有了,后来呢,皇帝朱由校袁应泰去辽东解决这些问题。

 袁应泰这个人心眼儿不坏,但是打仗的本事不行,辽沈之战惨败,河东之地归了后金控制,努尔哈赤攻破沈阳,袁应泰没办法接受这个现实,就在辽阳自杀了,人死了,事情就结束了。

 辽阳和沈阳都丢了,皇帝朱由校任命辽东巡抚薛国用为经略,参议王化贞任辽东巡抚。但是这个姓薛的人身体不好,天天生病,实际上辽东的控制权力,都在广宁的王化贞手里。

 王化贞勇气可嘉,虽然自己只有万余人马,还是保护了河西。当时朝廷有两种观点,主流观点就是,辽沈大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换了主将,当时的皇帝朱由校也是认可这个观点,并处分了姚宗文等人,重新起用熊大人。

 第二次到辽东,熊大人首先就和王化贞意见冲突的厉害,王化贞自己的老师是内阁首辅,特别想立功,又想给予发动攻势,但是熊大人主张防守,两个人意见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