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第2页)
在这一日,周侗为了节省时间,决定离开寻常的官道,特意选取了一条鲜有人走的近路,快马加鞭朝着邺州吴桥县疾驰而去。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黄昏悄然降临大地。原本炽热如火的落日,此刻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只剩下一抹淡淡的余晖,宛如一层轻柔的薄纱,轻轻地给天边染上了绚丽的色彩。那余晖从天边蔓延开来,将周围的云朵都染成了橙红色,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周侗正策马行进间,忽然听到前方传来阵阵激烈的打斗声。那声音打破了黄昏的宁静,显得格外突兀。周侗立刻翻身下马,动作敏捷而又小心翼翼,轻轻牵起马缰绳,将马缓缓牵进附近的一片树林之中,把马妥善安置好后,又轻轻摘下挂在腰间的钢刀。但见周侗猫着身子,悄悄地躲在树后,全神贯注地朝着打斗的方向细细观看。
只见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中间停放着五辆马车,马车的装饰精美,看得出车内之人身份不凡。马车周围,有男女十几人严严实实地守护着。再看那地面上,已然横七竖八地倒下了十七八个人。仔细辨认他们的装束,其中一部分人身着家丁护卫的服饰,而另一部分人则明显是拦路抢劫的强盗模样,身穿黑衣,满脸凶相。
在马车的外围,大约有四五十个强盗,他们个个手持各式锋利的兵器,有长刀、短斧、长枪等,在黄昏的余晖下,兵器闪烁着寒光,将这车队围得水泄不通,密不透风。
车队中的这十几人里,站在中间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长者。从他的神态和举止可以看出,此人颇具官员风范。他神情镇定,手中稳稳地握着一把腰刀,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坚毅与威严,仿佛在向强盗们宣告着绝不屈服的决心。
在长者身旁,有一位年方十八九岁的姑娘。她身姿婀娜,宛如春日里的杨柳,轻盈而柔美。此刻,她双手各持一把手弩,眼神中闪烁着无畏的光芒,那光芒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在她的左面,站着一位二十七八岁左右的书生。书生手持一口剑,然而他的手却在微微发抖,显露出内心的紧张与恐惧,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退缩。
从车内隐隐传来女子的声音,想必车内还有女眷。此外,还有十几个家丁护院,他们手持刀棍,紧密地围成一圈,与强盗们形成了对峙之势。现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这时,为首的强盗大声喝道:“小娘子,放下弩箭,乖乖投降,我等可保你性命无忧。只要你们交出财物,便放你们一条生路。”言罢,后面有一名强盗见机想从后方悄悄袭击,企图趁乱得手。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位姑娘身形敏捷地一转身,犹如一只灵动的飞燕。她左手的手弩瞬间射出一支弩箭,那弩箭带着凌厉的风声,不偏不倚,正中那强盗的咽喉。那强盗甚至还未来得及发出一声呼喊,便直直地倒了下去,扬起一片尘土。
姑娘动作娴熟地转身,将左手用过的手弩递给车中的人。车中人迅速递出一支搭好弓、上好箭的手弩,姑娘再次双手各持一手弩,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