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可怜的扶余国(第3页)

 但对于这些享受过农机开垦土地的世家来说,什么样的成本都能承受,这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升。

 来到北境后,辽东的一切都让他们迷恋,衣食住行的全面革新,哪怕是中原的洛阳城,也不过如此。

 这些月的实践过后,世家们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了辽东的红利,加之袁绍在河北收取世家财产的举动传出,这些迁移到辽东的世家们的心,终于是能安安稳稳的放到辽东。

 不出两年,北境就能被开发为辽东的大后方,也是段尘安置世家豪族的无限市场。

 东北平原作为整个三国最大的一片平原,只要有充分的技术条件和人口,就能得到完全的开垦。

 相比起其它诸侯,段尘的发展空间基本上是无限大的。

 但前提是要打消迁移世家的疑虑,早先的技术问题,基础设施问题,人口安置问题等都能用技术解决。

 现在他们担心的只有一点,那便是边境的安全问题····

 ····

 张飞率领着辽东铁骑日夜兼程地连续作战了整整一个月之久,自扶余国的边境奔腾而来,一路势不可挡,最终抵达了其国都的大门前。

 此时的扶余国,早已被打得丢盔弃甲、精疲力竭。

 即便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但扶余国内依旧弥漫着尚未消散的寒冷气息。

 清晨时分,那凛冽的寒风狠狠地抽打在张飞那满脸黑乎乎的胡渣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风又呼啸着扑向他身上银光闪闪的铠甲,不断地给这冰冷的金属降温。

 身着铠甲固然威风凛凛,但也有令人烦恼之处——它的导热性能极强,冬季时寒意彻骨,夏季则酷热难耐,让人浑身不得劲。

 好在那些来自辽东的战士们个个身披着厚实的斗篷,多少起到了一些保暖和隔热的作用。

 而且,这支军队可是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两万四阶战士,且都是久经沙场、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的铁血硬汉,对于这样的艰苦环境自然有着超乎常人的承受能力。

 当张飞纵马靠近扶余国都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只见那城墙竟是由低矮的土石堆砌而成,摇摇欲坠;而城门更是破烂不堪,仿佛一阵轻风就能将其吹倒。

 整个城市看上去破败不堪,处处显露出贫穷与落后的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