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河北移民和边境解决(第2页)
这批带上家眷,大概有100多万人,主要其中大部分是光棍,段尘已经承诺,在北方给他们找些异族妻子。
一个族群的女子婚姻,最能够代表整个族群进行融合,就像是华夏南方,按照基因来说,父系族群或许都是汉民,但母系构成有百越族群,有其它族群。
但现在都基本被同化。
而在辽东,说实在的,除了愿意主动归顺的东部鲜卑族亲,其它的族群男子基本在多场战争当中死伤极大。
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给通婚融合带来了机会。
河北移民的第二批,便也是现在这一批,自耕农,城市居民,部分佃农和被解放的奴隶,人数大概在400万以上,在这两个月已经尽数以家庭居住地为单位,迁移北方。
这批人群,是辽东汉民同化计划的主力。
经过这两批,辽东国的人口地域构成发生了极大变化,早先被打空的燕云(幽州南部和代郡;现在河北北部和山西北边),被段尘重新设立为了:左北平郡,右北平郡,涿郡,代郡四个郡。
如今总人口恢复到了300多万。
辽东不用多说,接收了河北迁移的主力,大概400多万人口,如今总人口已经稳稳超过1500万,其中汉民超过千万,主体地位更强了。
至于说本应该是大汉最富裕,古今人口最密集的冀州,却因为多次的河北移民被逐步掏空了。
如今哪怕带上世家隐匿人口,也不到200万,算是彻底的被搞废了。
某种情况下,这是必然。
就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段尘想要发育,就要将自己的人口基本盘移到最安全的地方。
冀州这片地域一马平川,三面被包围,最适合做为军事区前进基地存在,却不能成为经济发展区。
这是时代和地缘的需要。
段尘离去了,临走时他得到了关羽的承诺,剩下的世家之事,往后就需要关羽联络了。
徐庶自然也留了下来,此外还有归附辽东的陈琳、高柔第袁绍麾下的文士群体,现在的冀州就是军区,他们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