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辽东对世家的解题方案(第2页)

 虽然说,【文士】体系和【武将】体系的培养更加要求专业,但这并不代表,段尘就不要在辽东安排全面教育了。

 很多的知识,其实没有太大的隔阂,文士中也分为治水的,治理城市的,修建工程的,调动后勤的。

 哪怕是武将,也需要对山川地理,基本历史,军事谋略有所掌握。

 这些都很复杂,还是需要梳理。

 青州的人口被调动了过来,自此,整个辽东国的人口也彻底的达到了两千万,其中单单辽东平原一部分,就分布了超过一千五百万的人口。

 超过了当前整个中原的人口,甚至加上淮南,关中等一大部分的总和。

 其中,世家大族在屠刀下,自然是老老实实的前去北洲开荒,随着民望增长,阳仪在北洲开始普遍布设暖气,加之火炉,煤炭等的普及,整个北洲能够容纳开发的面积越来越广,生活条件也没有太大差距。

 各式文士的加持,加之甄宓的天赋影响,早先的苦寒之地,倒是真的逐渐被改造成为了沃野千里的粮仓。

 一眼望去,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分布着许多巨型村庄,这些村庄被一条条水泥路联通,而后直接通往城市。

 黑土地上,能够看到老农熟练的开着拖拉机播撒农药,各式各样的机械,几年下来,多加培养,饶是文盲也逐渐上手。

 现在并不是农忙时节,村中的很多年轻人都在周边的城市做工,或是工厂中作为工人,或是前去建设工地,或是前去开发矿产。

 随着北方工业的开发,和南边各州一样,这些做工收入逐渐能够赶得上土地收入,双重叠加下来,辽东的百姓逐渐从温饱线中脱离了出来。

 甚至已经有不少农庄人,直接将土地再次卖给官府,而后直接在城市工作。

 短短几年时间,所谓的城市化便就此出现了。

 在辽东,为了防止土地兼并,段尘直接采取了最为粗暴的手段,那便是不能私人买卖,只能是官府接手。

 如此一来,很多的兼并问题,便能够得到缓解。

 当然,对于这些,段尘肯定是要派遣华夏探索者管理的。

 对于这些辽东国所有的资产,基本不能让本土世家插手,很多东西他们只管治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