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奉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2页)


 只是他该说的都已经说了。


 既然都不当回事,也与他无关。


 “还有别的吗?”


 “此次是由大王亲自坐镇,调动各部。”淳伦抬起头来,低声道:“为此还筹备了数个月的粮草,就存于须卜氏内。只是较为分散,我也只知道几处地方。”


 “好!”


 宁阙满意点头。


 这可是个重要情报。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纵观各大战役,常有靠焚烧粮仓,最后反败为胜的。大奉昔日南征,就因为粮草不济,最后被迫撤离。


 父亲收复燕云十六州,直接赌上大奉五年的收入。彼时更是全民皆兵,发年十五以上者协助运粮。凡参与战事的,不论生死皆赐爵一级。


 没有粮草,一切都是空谈。


 先祖武帝就因为接连发动战事,最后背上个穷兵黩武的骂名。他虽然打出了威名,却也让国家穷困潦倒,百姓更是食不果腹。


 王朝生产力就摆在这。


 主要是靠土里刨食儿吃。


 都去打仗了,谁来种地?


 这时候打仗动辄就是以年算的。


 几十万将士的吃喝从哪来?


 “铁牛,把他带下去。”


 “派几个人好好伺候他。”


 “不论任何要求,全都答应。”


 “诺!”


 “多谢王爷,多谢王爷!”


 淳伦是连连叩首拜谢。


 他作为大当户的亲卫,看似挺好实则日子也不好过。有什么好处,分到最后就只剩残羹冷炙。好不容易买了两匹战马,结果因为战事而被征用。


 宁阙照旧提审了其余亲卫。


 有的宁死不屈,不肯开口。


 还有的摇摆不定,不愿多言。


 当然还有类似淳伦这种,当场交代。


 他们都是大当户屠各的亲卫。


 知道的事大同小异。


 宁阙主要是确保情报无误。


 防止他们串供,给他挖坑。


 “情报应该并无问题。”


 “辽国看来也是准备充足。”


 “光粮草就准备了半年以上。”


 “这还仅仅只是须卜氏的。”


 冯杰坐在旁边分析着,“我对比过地图,也都对得上。现在有他们带路,我们能更快杀向须卜氏。趁着他们没反应过来,抓些人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