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城下受降(第2页)
“是啊,如此多的人马严阵以待,哪像是来受降的,分明像是来攻城的。”
“不能开城门啊!天道军毕竟是贼匪,城门一开,万一他们变脸冲了进来,该如何是好。”
……
城门吏说完,守城小卒们也议论纷纷,多是被城下这黑压压的人群给吓怕了。
于文正毫无惧色,直立于城楼之上,思忖道:“据我听闻,天道军并非不义之徒,今既受招安,陈兵城下,军容严谨,更有特使毛轩在旁,足见其诚意。然天道军新降,心中尚有犹疑,我若闭门不出,畏葸不前,天道军人心不稳,反而恐生变故。”
想到这一节,于文正声音平静且坚定的重复了他的命令:“打开城门。”
看着于文正不容置疑的表情,城门吏不再犹豫,向手下士卒摆了摆手,城门缓缓打开,护城河上的悬索桥也慢慢降下。
不多时,于文正出现在了城门口。
他亲自骑马,一步步地向洛人豪以及他的天道军走来,而在于文正的身边,并无护卫,只跟着三五随从。
不多时,于文正便打马走到护城河悬索桥的桥头,近距离地看着洛人豪。
毛轩和项人尔见到于文正,纷纷下跪行礼,不敢有丝毫怠慢。
洛人豪怔怔地看着马上的这个人,这就是传说中那个清廉正直的官员于文正?
只见他身材消瘦,鬓发花白,仿佛一阵风便能将他吹倒;可他的目光,却炯炯有神,坚定有力,给人以一种莫名的威压。
“洛人豪,既受招安,何不下拜?”于文正开口说话,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让人不自觉地想要听从。
听到御史大人的话,洛人豪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给御史大人一个下马威的想法登时烟消云散。
这个汉子双膝一软,无比服从地跪倒在地,口中喊:“罪人洛人豪,带天道军全体,特来受朝廷招安。”
洛人豪这一跪,麾下头领纷纷效仿,直至天道军全体下拜。
御史于文正见到此种情形,满意地点点头,随即翻身下马,慢慢走到洛人豪的面前。
接下来于文正将要做的事情,是所有人都想不到也绝对不敢想的。
只见于文正伸出手,按在洛人豪的脑袋上,用长辈教训犯了错的晚辈的口吻对洛人豪说:“人豪,你们天道军的事我听说过,大都是出于无奈,才落草为寇。今日,朝廷给你们一个重生的机会,万望诸位珍惜。待朝廷安置归家之后,应各尽绵薄之力,稳固西南,报效朝廷之恩。”
说到此处,于文正顿了顿,声音突然变得严厉起来:“倘若不思悔改,重操匪业,必——杀——之。”
至此,虎背熊腰的洛人豪在气势上被瘦弱老迈的于文正完全压服,尤其是“必杀之”三个字,声音不疾不徐,不扬不抑,却让洛人豪连同所有天道军心头一凛。
以单人对万人,尚有如此胆魄,于文正虽为文臣,胆识气魄却远胜武将。
洛人豪不敢怠慢,急忙回应道:“御史大人,天道军诸位,蒙受朝廷厚恩,不追究吾等之罪,许吾等脱匪为民,恩同再造。天道军全体感念朝廷恩德,岂敢再生反心,做那不忠不义之人。”
于文正听到洛人豪的表态,才将手从洛人豪的脑袋上拿下来,道:“如此甚好。人豪,我看你人马众多,可先入瓮城休息,等候朝廷安置。至于诸位头领,可随我入城,与我共同商议天道军安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