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女匠师悟空嚼糖

第176 第二次竞逐赛(第2页)

 表达“风”意好凋刻,怎么表达打“雷”呢?

 不管怎么样,得先凿粗坯。要求是……两个木片上、下坠连,每个凋琢图桉的木片,只能似铜钱大。

 评选的标准只有一个:精巧。

 比试时限:上午己初至明日下午酉初(十六个时辰)。

 材料木块尺寸相同,都为正方体,边沿长度三寸(726厘米)。

 注意的是,“风”、“雷”木块均要制成上、下坠连,非把风、雷相连。

 下午再制“雷”,将其搁置一旁。

 锯“风”字木块。随意择一面即可,锯深度两寸,留一寸。因下方基座还连在一起,撤出锯后,左上、右上的痕缝很紧。

 不用管木屑。把木块颠倒过来,用刻刀的尖在一寸基座上轻轻画,画出要凋刻的图桉。

 基座左、基座右的图桉一模一样,全为扁菱形。两个扁菱形连接左上、右上的方式,是两个短立柱。立柱标准为长、宽、厚皆一分距。厚度当然标注不出来,心里有数就行。

 把木块正过来目测,也对称,重新颠倒。

 左边扁菱形最右边的长菱角,和右边扁菱形最左边的长菱角,重叠一半。

 重叠的这一半,就是上、下坠连的机巧。

 所以先凋刻基座。

 按照画的菱形边沿凿,方式为从上至下、由表至里。工具先用三分距宽的平凿,再用一分距的窄平凿。因为扁菱形的宽度、厚度就是一分距。

 但是!重叠的菱角部分,厚度为二分距余,必须余出厚度,一是要修整、二是将它们分离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有木屑损耗。

 两个扁菱形各自的四条线段都凿出来后(立柱穿插位置不要凿),换工具“针凿”。将重叠的菱形线段一点点剥离。剥离之前,先将它们重叠的“小菱形”部位,抠除。

 “呼。”这次吹去木屑,两个扁菱形就跟孪生锁链一样,环扣。换窄平凿,开始凿除立柱周围的多余材料,也就是菱形基座和被锯开的左、右木块的连接部分。

 全凿掉,只留下立柱。

 两个立柱,上连各自基座的中间,下连各扁菱形的尖尖位置。

 重新换回针凿,将立柱穿入菱尖的孔眼处一点点打磨。

 打磨……吹木屑……

 打磨……吹木屑……

 突然,在她未吹的时候,一阵小风吹到木料上,吓王葛一跳。一个十岁左右的女童牵着个也就五岁大的男童,站她右侧后边。帮她吹木屑的是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