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女匠师悟空嚼糖

第6章 匠员与匠童(第2页)


“咱虎头有造化呀!”贾妪双手合十拜天。

王翁与有荣焉道:“那也得他姐弟俩懂事,才能对贵人的眼!”紧接着又可惜道,“贵人们就是不知道过日子,你们看这木片片上,还空着好些地方,以后虎头可不兴这样浪费!”

“是!”王荇也这样觉得。

其实别看王葛两世为人,也觉得大父说的有道理。

“大父,”她问道:“那位贵人说的匠人考试的事,大父觉得我能试试么?”

“为啥不能?正好,咱家有些存粮该卖了,别等乡吏了,咱自己去乡里打听,打听不着,就去县里!”

王葛眼眶都红了,说道:“大父待我真好!”

姐弟俩手拉手离开,简牍是传家之宝,肯定要交给大父母保管的。

贾妪这才平复了激动,稀罕的摸着被打磨的十分光滑的木片。

“别摸字儿!”王翁提醒。

“知道!”贾妪的手指避开墨迹,端着放到鼻前闻闻:“有点儿臭。”

“别胡咧咧!那叫墨香!”他将两副木牍重新绑好,却不知道该收置在哪儿。“以后花销大喽,得给虎头打个书桉。”话是愁的,但嘴角都笑到耳朵根了。



“给我!”贾妪横了夫君一眼,她知道放哪。打开床头衣箱,右下角放着个竹盒,里头有好几样宝贝呢。把木牍跟竹盒并排放,再盖上衣裳。

院门响,是王葛去挑水了。

贾妪坐回去,犯愁道:“阿葛是能干,可再过两三年就能相看了,到时大郎怎么办?虎头又小,唉。”

“你搁外打听打听,最好还是给大郎续弦,不然阿葛只能嫁在村里。”

以孙女的人品,嫁在本村确实委屈!贾舍村太偏,凡是人品出众的女娘,都想着嫁到县里,哪怕乡镇也可。

若有女娘嫁进贾舍村,那肯定是从更穷的地方来的,比如三房新妇姚氏,就是从最穷的沙屯嫁过来的。

贾妪问:“夫君,你说……张菜那小郎咋样?”

“不行。”

“要真嫁在本村,张户不是挺好的?他家儿郎多,还有两头壮牛,开荒种地,没有比得上他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