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火热年代的开挂人生爱吃香辣素牛肉的黄筌

第113章 杨茂德至边疆(第2页)

“东旭哥,你让我在看一眼,免得忘记了。”傻柱没有忘记聋老太太死之前对自已的嘱托。

就这样,以四合院老祖宗自居的聋老太太匆匆下线,死后也是悄无声息,没有搞任何仪式。

另一边,杨茂德的处理决定也彻底下来了,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劳改十五年,以他的身体素质,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两说。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距离聋老太太死亡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

边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五四轧钢厂。

只见一个头发有些花白,年过半百,沉默寡言的老者正低头干着钳工的活。

有人询问他也会客气的给予解答,他不是别人正是‘支边’的易中海。

到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之后,易中海牢记聋老太太的嘱托,凡是前来求教的他都耐心回答,平时也很少说话。

刚开始工人们在知道他‘支边’的原因后,非常的厌恶他。

他也不解释,面对其他人的讽刺也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辩解。

大约过了半个多月之后,有一次他在休息时,又有人对他进行讽刺,他装作情绪激动对自已的行为进行了辩解。

他告诉大家,自已是一名八级钳工,手底下有将近20个徒弟。

因为自已出身农村,收到的徒弟大多都是一些农村进厂的子弟,大多家中定量不够。

他虽然一个月99块钱的工资,但根本就不够帮扶这些徒弟们。

后来他也是听了别人的建议,说是可以找邻居募捐,他因为不懂法,觉得这是好事就同意了。

于是就组织院里邻居进行了捐款,不成想这属于违法行为,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弄到边疆支边。

经过易中海这么一解释,很多人觉得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不懂法而已,道德品质上没有错。

加之他待人温和,又是八级钳工,大家都想向他请教技术,从此之后,就很少有人骂他了。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迫切的想要逃离这里。

这里并不比京城,受天灾人祸的影响,大家吃的非常差,很多人都吃不饱饭,易中海自然也不会例外。

自从来到边疆之后,他能吃饱饭的机会非常少。

“易师傅,这个要怎么弄。”见有人请教,易中海停下手中的活,帮忙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