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记事荆棘之歌

第56章 55韦编三绝

 第56章 55.韦编三绝

 偌大制册处,流水线作业已经极其寻常,前方有人正用麻绳小心给蒸竹简穿线,另一侧烤竹简处,则有工匠用皮绳。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君 

 这是种很规律重复的动作,名叫“韦编”。

 秦时静静看了一会儿,而后想起了孔子的“韦编三绝”。

 因晚年喜欢《易》,每日时常翻阅,以至于编竹简的绳子都多次断裂……而如今,她正在亲眼见证书文的发展。

 命运,真奇妙啊。

 考工令在旁殷勤候问:“贵人可还要看些其他的?”

 秦时摇了摇头,只对医明指了指一旁热气腾腾烤汗青处:“明,竹子烘烤蒸出的这种水珠,名叫鲜竹沥,可化痰止咳,定惊利窍,你是否要取一些验看?”

 鲜竹沥的记载最早还得在南北朝《名医别录》,如今想来是未普及的。

 医明瞬间眼睛一亮,而后重重点头:“明需要。”

 她看向考工令,对方毫不犹豫:“臣这就使人采集。”

 秦时莞尔,于是也说出大家期待已久的字:“赏。”

 于是医明一个人的快乐,很快就在制册处蔓延开来。

 不远处的其余制造处有人闻讯,此刻深切在门边盼望着:“贵人怎不看看我等造物呢?也颇有趣的。”

 肯定比制作竹简刀笔有趣吧!

 身后有匠人头也不抬:“这有甚有趣的?编苇席罢了。”

 同伴悻悻道:“制册处还有编竹简的呢,也没甚有趣的。”

 “那不一样,贵人定是读书识字的,看看竹简想来喜悦。”

 他们是苇席和编造杂工,有甚好看的?都是宫中各处需要什么工具,让他们顺带做着罢了。

 贵人总不至来做这个吧!

 但不多时,门口同伴便激动起来:“来了来了!多金爱赏的贵人来了!”

 于是一应工匠们俱都激动起来,远远望着考工令陪伴贵人,因而跪地的跪地,假装认真做事的做事。

 等秦时来时,上上下下都很是配合。

 有时她多看两眼,不等考工令回答,便有工匠结结巴巴说出话来:

 “回、回贵人,此乃苇席。用蒲苇……”

 考工令便偷偷瞪他:这么明显的还用解说吗?偏又解说不好。

 秦时摆摆手:“我想要做些工具,但可能记得不是很准确,不知有无工匠有闲暇,耐心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