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记事荆棘之歌
第68章 67黄豆妙用(第3页)
秦时前几日在秦王库中挑选的那些细麻布
,其实都是精挑细选,层层筛选而来的苎麻。
而它们的种子产量低不说,也实在出油率可怜。
至于芜菁……现如今百姓家中倒是常见此物。长得类似萝卜,但根部略白胖短软一些,同样出籽可怜。
至于滋味嘛……
秦时虽不好形容,但只需要大家想想他们未曾普及的现状,多少就能猜到一些了。
祖宗严选,也是有其中道理的。
而黄豆就不一样了。
大豆油如此普及,哪怕最早出现时因压榨方式落后而略带臭味,可对于穷人家来说,依然是一项了不得的补益了。
她强调道:“一斤豆子,能出油二三两。”
“豆渣可以饲养牛羊猪狗,种豆时,大豆的根还会肥地,若运用得当,能将养地功夫缩短一半以上。”
姬衡已坐直了身子,目光灼灼。
如今的田地可不是千百年后那样相差仿佛的模样,而是严格被分为【上田】【中田】与【下田】。
土地肥沃程度与灌溉难处相结合,上田亩产约有百二十斤,下田却只有五六十斤。
如今的人们从事着重体力工作,可一个农民从生到死,恐怕都未曾吃过一口饱饭——
这与制度有关。
但最根本的却还是生产力,以及物种限制。
姬衡的手指轻轻抚摸着短剑剑柄,微凉的温度让他的心中渐生宁静。
他在无人处暗自庆幸:
幸而寡人尚有克制之心。
否则若叫大秦失去此等人才,岂非我秦国自招祸矣。
【古代用来仿制的大麻是有严格区分的,大麻是大麻,苎麻是苎麻。但那个大麻不是现在的成瘾性的大麻,毒性很低,制作衣物非常粗糙,贵人们是不会用的,只有穷人们才会穿这种衣服。】
【为了安全起见,文中都统称麻,请大家见谅】
【好多事情来不及做,最近七八天内,可能写不完就要请假了,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