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打了小的来老的,就问你怕不怕吧?(第3页)

 就正襟危坐着,随时准备被弹劾。

 然后跟人家据理力争。

 [哼哼,不成功就成仁。反正只要本公主还在这朝堂之上,就谁也别想把我当成一个真的吉祥物。只长耳朵不长嘴,不能对任何事情发出任何意见。]

 [如果那样的话,本公主不如回四贝勒府当额娘和嫡额娘的小团宠。何必七早八早、雷打不动地列席什么破早朝?]

 就算昨儿已经听到类似的心声了,四阿哥也依旧免不了把一颗心提到嗓子眼。

 不列席,不列席岂不是说要参政?

 佛祖啊!

 这也就是这小丫头生而知之,对大清未来发展颇有益处。否则就凭这话,她的小命跟自己的屁股今儿就难保。

 谢天谢地。

 谢谢小家伙上些日子顽皮,跟她皇玛法置气。硬是把她皇阿玛推出新世界大门外待了一会儿,让他老人家心有忌惮。

 否则的话……

 就算是她,估摸着也得被好好教导一波儿,甚至受点皮肉之苦,长长记性。

 毕竟,他皇阿玛可最是个乾纲独断,不允许任何人沾染他手中权柄的。

 所以小小年纪,羽翼未丰时敢冒险除鳌拜。

 亲政没多久,就着手削三藩。

 哪怕那时吴三桂已经老迈,慢慢熬些年,熬到三藩都去地府报到了,继任者一个比一个拿不出手时,削藩难度会大幅度降低。

 就连他最尊敬、最孝顺的太皇太后,也只能颐养天年,不能在朝政上插手一点。

 小家伙心里默背的废太子诏书那么长,中心思想不就一句话:太子欲分朕权柄,以恣其行事也?

 康熙要是知道自家四儿子这么多想法,肯定二话不说上前就是两脚:朕费了多大功夫才跟乖孙女重归于好啊?

 你小子竟敢阴谋论?!

 还因为你那些破阴谋论试图离间咱们爷孙俩的感情,这不是取死有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