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天下第一豪杰杨奇伟!(第2页)

 这四五十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拨人。

 其中一边是张大山等人,约莫有二十多人,他们身着普通商人与小厮的服饰,正是以此混入了唐县。

 而另一边,则是唐县本地颇具实力的帮会——小刀帮。

 小刀帮共有弟兄三百多人,在唐县这片地界,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势力。

 要说张大山怎么会和唐县本地帮派搭上关系,还多亏了三子的功劳。

 三子,全名杜三,是唐县杜皮村人。

 由于天灾人祸接连降临,他父母不幸双亡,家中一无所有。

 平日里,他主要依靠村人的施舍勉强维持生计。

 若是讨不到吃的,就只能前往附近的山野,寻觅一些可以果腹的野味。

 有就吃,没有就只能饿着肚子,常常是饥一顿,再饥一顿。

 直到他遇到圣教,听闻圣教正在收人,而且入了教就是兄弟,管饭,随便吃。

 杜三听到管饭随便吃,当即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圣教。

 三子是圣教中为数不多的本地人。

 又因为他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对唐县各地的情况都非常了解,便被张大山带去唐县县城打探消息了。

 在三子的引荐下,张大山来到了小刀帮的一个堂口。

 此刻,坐在他面前的,正是小刀帮帮主,号称唐县第一快刀的肖青。

 肖青约莫三十来岁,容貌虽普通,但那一双浓眉大眼,却透露出一股豪迈的气质。

 此时,肖青和张大山互相打量着对方,两人的眼神中都隐隐透露出一丝警惕之意。

 肖青微微眯起眼睛,上下打量着张大山,目光缓缓落在张大山的双手上,尤其是虎口等部位,若有所思地开口问道:“张兄当过兵?”

 “以前在卫所当了十年的小旗,但他老朱家不稀罕咱,后来流离失所,侥幸得到教主赏识,现在领一营五百兵马。”,张大山一边说着,一边拱手朝着圣教大营所在的方向,脸上满是恭敬之色,仿佛在叩谢教主的隆恩。

 听得张大山领五百兵马,肖青的神色有了变化。

 他小刀帮的兄弟才两百多人,已经是唐县最大的帮派。

 便是唐县的捕快衙役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两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