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南阳城现状

 杨奇伟在小西渡村呆了半日,巡视了小西渡的学校等公共施舍,慰问了小西渡村的孤寡,吃了午饭才离开。

 此后五日,杨奇伟游走于桐柏市各地乡镇,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第六天,杨奇伟乘车北上,继续自己的巡视之旅。

 与此同时,杨奇伟慰问各地的新闻也通过圣教的报纸传向南阳府四面八方。

 其中包括杨奇伟与马宁儿的问答。

 这番问答,让马宁儿名动南阳,成为家喻户晓的神童。

 而杨奇伟的回答则更加重要。

 欲杀一人,有利器即可。

 欲灭一国,却绝非那么简单。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中央集权的特点便是极少数的人通过权力把控天下财富。

 换句话说,除了那极少数的人,只要价码合适,没有人在乎这个国,也不需要在乎这个国。

 国是谁的国?

 是集权者的国!

 家是谁的家?

 天下人的家!

 家国分明,各不相干。

 在无力反抗,无法反抗的时候,他们自然很难有作为,只能逆来顺受。

 但若是有了机会,有了更好的选择!

 一边是将加班当福利,号召员工无私奉献,多多付出,却丝毫不提福利待遇的现公司。

 一边是要给自己加薪送福利的新公司。

 那么

 南阳城。

 灰色的云层仿若一块巨大的石板,沉甸甸地压在城市上空,给这座被围困许久的城邑,蒙上一层浓浓的不祥阴影。

 虽是晌午时分,日光却被厚重的云层严严实实地遮蔽,难以穿透分毫。

 南阳城已被圣教三万义军围堵一月有余。

 圣教义军如同蛰伏的猛兽,始终按兵不动,既不发起强攻,也无撤围的迹象。

 起初,南阳城的守军如临大敌,神经紧绷,时刻戒备。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逐渐接受了现状,从紧张不安变得平静,甚至麻木。

 城墙之上,守城士卒们横七竖八,或躺或坐,零零散散分布在各处,状态极为放松。

 他们的甲胄沾满泥渍,显得又脏又破,头盔被随意地扔在一旁。

 有的士卒缩在墙垛背后,双眼紧闭,嘴角流着涎水,已然进入梦乡。

 有的士卒目光呆滞,望着城外,手中的兵器随着无力的手臂,垂落在地。

 偶尔有几人交谈,脸上满是愁容,言语中尽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