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乾隆的忧虑(第3页)
“亡我大清之祸害”,究竟是怎样的敌人,能让这位执掌大清五十多年的帝王如此忧心忡忡、如临大敌?
彼时,福康安满心疑惑。
直到乾隆派人送来关于明国的情报,他心中的疑惑才渐渐有了答案。
那些情报乃清国绝密,乾隆不仅派人送来,还特意叮嘱,看过之后不得泄露,随后便会派人收回。
福康安虽对乾隆的叮嘱感到不解,但当他看完情报后,一切都豁然开朗。
圣教!妖人杨奇伟!
杨奇伟出身成谜,竟自诩为昊天上帝的兄弟。
其神通广大,是一位修为高强的修行者。
崇祯四年九月,杨奇伟在河南南阳府起兵,短短时间内便收拢流民两万余人,自创圣教。
仅仅一年,圣教便发展迅猛,拥兵三十万,一举攻陷明国河南西部、陕西以及山西部分地区。
福康安看到此处,不禁惊为天人。
他久经沙场,深知维持一支三十万人的军队是何等艰难。
而圣教在短短一年内便能拉起如此规模的队伍,并且攻陷明国的陕西、山西两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明国若是当真如此弱小,清国也不至于百年不曾将之拿下。
对清国而言,明国是一位值得重视,且必须重视的敌人。
可现在~~~
然而,还没等福康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一本特殊的书籍映入眼帘——《大光明圣经》。
这本书来自清国云贵一带,是从乱党家中搜出的证物。
据乱党交代,书中记载了妖人杨奇伟的诸多言论、事迹,还大篇幅摘抄了圣教报纸的内容。
至于这本书的来历,被抓的乱党并不清楚。
但清国经过后续调查发现,它来自明国。
不过,奇怪的是,这本书并非圣教所印。
毕竟当时圣教的势力未曾脱离明国河南,不可能有精力在清国境内传播此书。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将杨奇伟的言论和事迹印刷成册,并传入清国呢?
在偌大的明国,还有谁有这样的实力!
真是好难猜啊。
当然,福康安此刻并不关心这本书的审讯过程,也不在意它究竟从何而来、是谁传入清国的。
他在看完《大光明圣经》后,终于深刻理解了乾隆的忧虑,也认同圣教确实堪称“亡大清之祸害”。
圣教不除,大清必遭灾殃。
这,便是福康安看完《大光明圣经》后的坚定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