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我会跟元帅解释(第2页)

 

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落在她的肩头。

 

为她平添了几分柔和的光辉,使得她整个人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愈发洁白如玉,超凡脱俗。

 

随着梭子快速滑动,一段漂亮整齐的布很快便织成了。

 

织布的速度不知比之前快了多少倍。造织布机的厂房里响起欢呼。

 

人人脸上洋溢着笑意,大家将赞许的目光投向李清婉。

 

庆贺是短暂的,时间短任务重,必须要赶紧行动起来。

 

到天擦黑的时候,十几架织布机都做了改良,很多已然投入使用。

 

一匹匹织好的布摞了起来。

 

再花四五日的时间,剩下的织布机也能够改良好。

 

很快就能织出足够制造棉衣的布匹,剩下的时间只需缝制棉衣就可以了。

 

时间充裕了,人手多了,制作棉衣的进程自然就快了。

 

俘虏们不用再没日没夜地劳作了。

 

为了奖励卖力劳作的俘虏,霍顿特意让人将几头宰好的牛羊运了过来,在俘虏营搭起几个火堆,烤着吃。

 

红色的火光中,肉滋滋地冒着油,香味四散开来,勾着人的味蕾。


俘虏们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肉,很久没有过正常人的日子了。

 

李清婉向霍顿告辞,说明日再来。

 

霍顿说道:“你是俘虏营的功臣,用过饭再回去吧。”

 

李清婉拒绝,“不用了。”她害怕不早些回去,惹耶律烈不高兴,下次不让她出来了。

 

李清婉上车离开的时候,俘虏们已经被带到了火堆跟前,分布在各个火堆旁边。

 

她环视四周,没有看到她父皇和弟弟的身影。

 

就在这时,有人有感而发地唱起了歌。

 

李清婉扒着车门,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是一个四十余岁的男人,留着络腮胡子,身上穿着破衣烂衫。

 

一双拨弄着火堆的粗糙大手,生着冻疮,布满裂痕,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他的眸子好似着了火。

 

潦倒困乏,却不能掩盖他非凡的气质,斯斯文文的,应该是一个读书人。

 

那人唱的是一首词,那段词的意境宛如水波潺潺,轻快而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