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宁海的水挺深的

 胡鞍山的这一招,其实还是受了陈朔的启发。 

 当初陈朔在港岛市场做空港股,狠狠赚了一笔,让胡鞍山见识到了金融的厉害。 

 从那以后,他开始接触这块东西。 

 能把远景集团做到宁海首富的地步,胡鞍山自然不是省油的灯,脑子转得快,手腕也硬。 

 他一眼就看出这次问题的核心是东南区的土地,所以那套“给农民工涨工资、交社保”的说辞,不过是放了个烟雾弹。 

 真正的杀招,是他把土地打包成了金融产品。 

 趁着两个项目落地的预期,东南区地价蹭蹭上涨,谁都知道这块地未来收益可观。 

 胡鞍山抓住机会,把手里的地块全抵押给了银行,有的还做成了房地产信托和资管计划,甚至推出了理财产品。 

 变现后的资金,要么躺在证监会的监管账户里,除了他这个项目发起人,谁也没权动;要么就被他转到了港岛的金融账户上,买成了债券和黄金。 

 彭春友想把这部分钱弄回来?他的手还伸不到那么远! 

 消息传到彭春友耳朵里时,他正在办公室批文件,手里的笔“啪”地拍在桌上,气得脸都青了。 

 这算什么?赤裸裸打他的脸! 

 身为市长,专门发了个政策文件想收拾胡鞍山,结果虎头蛇尾,成了个笑话。 

 这下子,不少人怕是要看他的热闹了。 

 那些原本因为他带着两个项目落地而有所忌惮的政敌,估计也得蠢蠢欲动。 

 局势一下子僵住了,要是拿远景集团没办法,他的威信必然大跌。 

 这也是他急着把李岩叫来的原因。 

 李岩进了办公室,张哥拍了拍他肩膀,低声说:“进去吧,市长找你谈。”他推开门,毕恭毕敬喊了声“市长”。 

 彭春友正低头批文件,头也没抬,淡淡说了句:“坐!”李岩忐忑地坐下,硬是干等了半个小时。 

 彭春友批完最后一页,才把笔一收,抬起头,语气平静:“你别干坐着,自己泡杯茶。” 

 李岩忙摆手:“市长,我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