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新任枢密使(第3页)

 

纵使是那些本就指望利用狄青,来打击勋贵集团的人,也不会允许的。

 

到时若是再没有勋贵集团的支持,四面楚歌的狄青除了死以外,就没有什么更多的出路了。

 

当然,如果狄青真有那个本事成功,对于勋贵集团也不吃亏。

 

因为他趟成功的这条路,让勋贵集团也有了执掌枢密院的机会,勋贵是最不怕跟人比时间的。

 

在文官与武勋集团的集团支持下,狄青很快便做好了出征准备,带领捧日军和天武军南下平叛去了。

 

别的话都不多说,狄青的能力的确是没话说的,刚到地方,就直接逮捕了因擅自出战而兵败钤辖陈曙,并召来殿直袁用等三十人,依战败逃跑罪,推出军门斩首。

 

借此重塑了军纪之后,立马就打赢了昆仑关之战,大败叛军,追击了五十里,斩数千首级。

 

原本自起兵后就一直高歌猛进,占据了十数州之地,纵横两广三千里的侬智高。

 

麾下同党黄师宓,族亲侬建中、侬智中以及有名有姓的官僚吏属被杀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贼五百多人,侬智高自己也在夜间纵火烧城后才趁机逃走。

 

自此这场大乱其实就已经宣告结束,侬智高失去了自己的核心武力,剩下就只能是苟延残喘。

 

并最终在硬撑了数个月后,逃亡了大理,最后被大理国君段思廉派人捕获,并将其首级送了回来。

 

平叛彻底结束,接下来自是就到了论功行赏的阶段,然后老侯爷一众人便开始发力。

 

要说勋贵集团能富贵这么久,心机手段自是差不到哪里去。

 

自然有的是办法,在不暴露真实意图的情况下,暗地里把推举狄青升任枢密使的劄子,递到赵祯的面前去。

 

然后便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文官们集体跳脚反对,勋贵们也是如此附和。

 

这件事只有跟勋贵撇清干系,赵祯才会选择相信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