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实用主义(第2页)

 

因为官家心中最忌讳的便是朋党,梁相公有朋党吗?您其实可以做那个对官家最忠心的人。”

 

梁适其实第一反应,是自己跟你们不就是一党之人,但随后却又猛然惊醒。

 

勋贵怎么可能和自己结党,两者从根本上就有着矛盾,现在无非就是互相利用,这件事就是搬到官家面前,官家多半也不会信的。

 

除非官家愿意相信,底下这帮人已经生出了谋逆之心。

 

所以自己完全可以做一个孤臣,只是一个孤臣,能把新政的事情办下来吗?

 

梁适说道:“小侯爷如此聪慧,当是襄阳侯府之福,老夫在此为侯爷贺喜,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老夫还需回去仔细思量几日,再做定夺。”

 

老侯爷见状,也并未多言,主动与顾鹤一起,将其送至了院门外。

 

待顾鹤走远,老侯爷才开口问道:“你平日里对范公那般推崇备至,今日怎么还帮着梁适出起主意来了?

 

你是真心想要帮忙,还是有什么其他打算。”

 

顾鹤解释道:“文武之争不会断绝,在那帮子文臣里面,像梁适、夏竦这般有能力又没啥底线的,可都是稀罕物件,帮他们何尝又不是在帮我们自己。

 

再者说,推行新政本来就是利国利民之事,正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老侯爷看着顾鹤沉默,又问道:“只有这两个原因?”

 

顾鹤笑道:“最后一个嘛,正因为他们德行有缺,该放弃的时候也才好拨乱反正不是,侯府总不能沾个背信弃义的名声吧。

 

我想梁适也该有这个觉悟才对,如果他能答应这件事的话。”

 

老侯爷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可不会觉得顾鹤这么说腹黑,只会觉得侯府以后会更安全。

 

而另一边,梁适回到府中,便将自己关在书房,反复琢磨顾鹤的话。

 

不得不说,有今日顾鹤这一启发,让他想到了很多的东西。

 

梁适出生于东平,其父梁颢、兄长梁固均为状元,世称“父子状元”。

 

只可惜梁颢只活到了四十二岁,梁固更惨,只活到了三十三岁,都没能带领家族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