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热血勇夫
第101章 秉烛夜谈(第2页)
相权与皇权,向来都是相互制衡的,相权盛时,皇权便会被压制,反之亦然。
因此绝不是梁适这个事实上的丞相,愿意给自己削职,这事就能直接办成的。
甚至,梁适因此还背上了文官集团叛徒的骂名,在某些文官们眼中,他的行为恶劣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初支持狄青之时。
然而,好在梁适并非孤立无援,毕竟,通过他的让权之举,还是有一帮人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长远收益和短期收益,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长期,总有人是不愿意等的,
再者,还有像是富弼、范仲淹这帮真心为国者,也愿意用这个退让,来换取赵祯对新政的坚定支持。
朝堂之上,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慷慨陈词,力挺新政;有人则据理力争,反对改革。
但就顾鹤而言,却是已经提前就知道了结局。
毕竟,皇帝和宰相都已达成统一意见,而
如此一来,这大势便已经定了,新政的推行,已是势不可挡,差的只是那一点时机。
不过就如今而言,朝堂上的纷争暂时都和顾鹤无关,别看他已经通过科举,算是一个文官了。
可在绝大多数朝臣眼中,顾鹤跟顾廷煜依旧还只能算作是武勋的代表。
因此在这种文官集团跟皇帝和自己内斗的时候,两人若是贸然加入,会让很多人产生一种错觉,就是武勋也打算要下场了。
所以两人的默不作声,就成为了文官和武勋们的同时默契。
只是不在朝堂上发声,不代表顾鹤就一点发挥机会都没有,这一日顾鹤便按照和郑獬约定,前往了富弼府中拜访。
富弼对于顾鹤此行,还是保持着一种欢迎之态,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在客厅中迎候顾鹤。
只见他虽已过了天命之年,但精神矍铄,目光中透着睿智与沉稳。
顾鹤赶忙上前行礼,富弼伸手虚扶,笑道:“顾贤侄不必多礼,今日你能前来,老夫甚是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