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海家人


户部自然是由盛竑出面,御史台是顾鹤和顾廷煜,太府寺也派出了专管盐、茶等专卖事务的榷货务提辖官林群山。

 

至于最大牌的则是审刑院,派出了知审刑院事海宜平,如果顾鹤估计没错的话,这人应该就是长柏未来的那位老丈人。

 

殿前司这里则是把袁文绍给派了出来,带着八百禁军随行护卫钦差使团,主要其他人顾鹤也不放心。

 

毕竟这回可是去给人刨根的,赵宗全登基以后派亲儿子和顾廷烨下去清查,都能被人给刺杀了,自己这一行人想必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场使团的所有人中,以海宜平官位最高,审刑院又是名副其实的最高司法机构,凌驾于刑部和大理寺之上。

 

因此他当之无愧便成为了这支钦差团队,名义上的领头人。

 

这一行再加上普通的船员,以及襄阳侯府和宁远侯府派出来亲随,总计有一千五百多人分乘数十艘漕船,浩浩荡荡的从汴京出发。

 

彼时正值夏季,汴河之上,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两岸垂柳依依,柳丝随风轻柔摇曳,宛如少女的长发在轻舞;河水波光粼粼,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条镶嵌着金边的丝带。

 

而且这汴河之美,还不全在自然风光,更在于一路的喧闹繁华,盛世之景跃然眼前。

 

凡所经码头集市,店铺林立,酒肆、茶坊、绸缎庄、珠宝店……应有尽有。

 

行人来来往往,摩肩接踵,叫卖声、谈笑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热闹非凡的市井音乐。

 

海宜平站在船头,望着这繁华的景象,心中却并无多少欣赏之意。

 

因为他深知,在这繁华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暗,同样也明白此行的艰难。

 

顾鹤和顾廷煜站在他身旁,同样神色凝重,只是两人的所想,却是与海宜平有所不同了。

 

袁文绍身着禁军服饰站在最后,腰佩长刀,英姿飒爽地站在一旁。

 

顾鹤转身看了一眼袁文绍,他便心领神会地招呼守在一旁的禁军散开,将船头位置留给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