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分开行动(第2页)
此前,他还曾任集贤校理、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任期内赏罚分明,以严治着称,令京畿匪患禁绝,能力着实不错。
另外,当时荐举他的人,是现中书侍郎陈相公。”
很多时候真正重要的话,都是放在最后说的,很显然海宜平这就已经是很明显的提示了。
陈执中是什么人,那是坚决反对新政的顽固派,那他举荐的人,对于新政会是什么态度,不言而喻。
这无关个人品德,而是立场问题,在官场之中,站对立场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也有人能突破这种立场,比如包拯、海瑞那种,只认死理的。
但他们之所以能千古留名,何尝不是因为这样的人极其稀少的缘故。
因此众人都对于李中师的此番邀请,抱有一个怀疑态度。
海宜平见众人皆神色凝重,便又缓缓开口道:“虽说李中师立场或与我们相悖,但此番他主动相邀,我们也不能一味回避。
毕竟他初来淮南并不久,也素无贪婪之名,若能与之周旋得当,说不定也能为我们此行得一助力。”
顾鹤想了想,点头赞同道:“海大人所言极是,左右楚州我们也肯定是要去的,不如就兵分两路。
海大人继续按照原计划行动,我则和林大人一起,留在楚州见一见这位李转运使。”
盛竑听到这话:“可如此一来,安全方面如何保证,万一要是再有人铤而走险……”
顾鹤摇了摇头,自信道:“大队护卫依旧跟着你们,我这里除了跟随而来的侯府护卫外,从禁军分出两百人便够了。
因为就算真要动手,对我动手的危险性也太高了,所以反倒是你们会更加危险些。”
这话真不是顾鹤谦虚,这年头身份贵重绝不只是看官阶高低,更多的还要看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显然,这团队里面的其余人全部打包加起来,也赶不上一个顾鹤的分量。
海宜平听了顾鹤的话,也是默默点了点头,随后便看向了林群山,询问他的意见。
林群山在此行当中,本身就扮演着一个小透明的角色,整日就是跟盛竑待在一起。
现在既然海宜平和顾鹤,这两个说话算话的人,都统一了意见,他自然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