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病入膏肓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谢氏改嫁朱氏,后因范仲淹恢复本姓,谢氏既无法归葬苏州范氏祖坟,也不能入葬朱家墓地。

 

万安山为唐代名相姚崇家族墓所在地,范仲淹在守孝期间拜谒伊川姚崇墓后,决定将母亲葬于万安山。

 

此次逝前也曾留下遗言,命子女将其灵柩护送至洛阳,葬于万安山母亲墓侧。

 

因此在汴京完成了丧葬仪式之后,伴随着满城的路祭,范仲淹的灵柩在子女的护送下,开始前往伊川。

 

赵昶做为皇家的代表,和梁适、富弼等一批重臣,一起出城相送,顾鹤、顾廷烨、齐衡等一批人,也都随从在列。

 

至此这场牵动了整个朝堂的葬礼,便算是告一段落。

 

除了少数人以外,其余人也都继续干起了正事,之前的刺杀之事便又被搬了出来。

 

只是这一回,攻击的苗头却是做了转移,打向了之前已经显得有些隐身的狄青身上。

 

说他自恃功勋卓着,傲慢不驯,刻意豢养兵卒,以致士卒只知他一人,而不知天子,乃是朝廷大患。

 

而且在这事上,他们还能拿出证据,就是士卒每次得到衣物粮食,都说:“这是狄家爷爷赏赐的。”

 

旧党以此来攻讦狄青,并说刺杀赵昶的禁军,就是狄青的心腹之人。

 

赵祯当然知道,这个理由有多站不住脚,狄青完全没有理由做这种事,对他又没有好处。

 

可没了范仲淹在,富弼一人已然无法压制旧党,为了能维持住团结,保证新政的继续推行,他和梁适只能做出妥协,在这事上默不作声。

 

因此面对新党、旧党的一致攻讦,武勋们又默不作声的看戏,赵祯纵使想护着狄青,也无从下手。

 

没办法,赵祯只能是在明面上把刺杀一事放下,只在私底下叮嘱张茂则,让皇城司继续彻查,转而跟韩琦这拨人斗智起来。

 

顾鹤没有去掺和,暂时就跟着夏竦看热闹,继续在工部当中例行改革,顺带给吕熙的婚事提供支持。

 

他这马上就得要去淮南为官了,按照奚凝雁和芸娘的想法,短时间完成全部仪式肯定不可能了,也显得不尊重海家。

 

不过,纳采、问名、纳吉这些流程总得走上一遭,聘书与礼书也需精心筹备。

 

如今吕辰尚在淮南,正协助盐道梳理盐赋事务,便只能由老侯爷这位姑父出面,与海宜平商议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