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河边草

第1139章东迁(第2页)




    但突厥人奇怪的地方就在于此,当阿史那泥孰等人退过来的时候,他很高兴的接纳了这些突厥王族,并自觉的便以他们马首是瞻了。



    这也许就是突厥人能一直活跃于漠北的原因所在,阿史那氏确立了他们王族的身份,别看内讧闹的很凶,可那是王族之间的征伐,其他人很少能参与其中。



    所以说金狼旗能遍行漠北,西域,不是没有原因的。



    相比之下,中原王朝就缺乏这方面的举措,因为他们的皇族几乎不会出现于如此偏远之地。



    当然了,有利也有弊,正是因为突厥王族头脑太多,血脉牵系又不密切,很容易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这在中原前汉之时就已被印证过了,分封制,那是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也是战乱的重要根源之一。



    如今在敦煌绿洲上的突厥部众多数都在东边,看上去是随时做好了逃走的准备,而突厥人往往是秋末冬初时有所行动,因为那时牛羊,马匹正肥。



    中原人用兵则也必须避开春耕秋收,其实都是天时在作怪。



    ……………………



    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程知节心里已经有底,一行人回到了敦煌古城。



    “你们真打算东迁?这一路可难走的很,而且已是六月入秋了,想要在冬初去到张掖,那就得紧着赶路,不然的话都得冻死在路上。”



    阿史那莫哚当时就迟疑了,“要不……使者在这里留一个冬天……”



    好吧,射匮可汗的儿子是个废物,说话也不算数。



    阿史那同俄瞪了他一眼,道:“说好了的,如果我们向东迁移,那就不会回头再看一眼三弥山。”



    另外两人的脸上则露出了喜色。



    一直说话很少的阙度开口道:“使者愿意引我们东去,您的仁慈让我们感激,请您一定放心,冬天的寒风不会吹袭到我们的身上……只有那些软弱的人,才会死在路上,软弱的人不值得怜悯……”



    将军就是将军,听听这话说的多有道理,只不过这些人流浪已久,不再提天神罢了,不然的话,这里一定会出现天神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