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若有来生

    第九十一章若有来生好在沈琼芝不知道老父亲的胡乱猜测,不然又要憋闷好几天。明明就是裴家表哥的功劳,怎么就给他们孙家捞去了。秦管事拿着银票回来的时候,沈琼芝清点了一番,发现居然还多了一万两。她疑惑地问秦管事:“不是二十万两吗,怎么借来了二十一万两?”
 


    秦管事笑着说:“这是老奴临走时,老太太,大太太和二太太三个人偷偷叫住老奴,多给的银票。老太太给了五千两,大太太和二太太每人两千五百两,说是给太太您拿着花的,不用还。还说若是太太手里实在吃紧,又不好意思再找老太爷借,就去找她们。”
 


    沈琼芝感动不已,同时越发坚定了自己做这件事的决心。无论最后功劳落到谁头上,大盛免于一场席卷全国的灾难,身处本国的所有人受到的影响都是紧密联系着的。别的不说,就说少折损那么多佃户,少荒废两年的庄子田地,以及免去因为受灾而低迷的生意市场,这其中的好处就是肉眼可见的,等同于挽救了不少的损失。何况人在做天在看。她沈琼芝这次尽力防灾,至亲们也一定会沾着光,毕竟他们也出了二十万两的影子呢。银钱到位后,沈琼芝命秦管事当即招募数百精壮熟路车夫伙计,又购置了车子骡马,组成三个大车队,分头前往三个州府大量收购那药方上的十三种药材,以薄利多销的方式价尽可能批发多买。这些药材大都是些不值钱的山货,主要是用来煮水防止风寒的,效果也一般,平日里几文钱一斤都很难卖出去,也就比野草好那么点罢了。大多是堆在药店里白白吃灰放陈,直到实在不能放了才丢掉。上辈子自从那个药方流传开来后,它们顿时被一扫而空,身价呈百倍增长也供不应求。可再廉价的草药,想要长成也是需要时间的。市面上的库存被用尽后,即便现种也需要好几个月,这中间的空档不知道多少人因为没有药而死亡或者病残。而这,也正是沈琼芝计划中的一环。她要用有限的银钱,最大限度地调度出所需药材,尽可能地拯救多一些人。车队都出发后,沈琼芝又命秦管事用便宜的价格大量够买没人要的沙荒地,然后雇人尽可能密集地种上沙团草。沙团草,没有任何食用或者药用价值,垫床太硬,编绳子太软,做袄子太稀,当柴火烧烟大味儿呛人,简直是一无是处。偏就是这种东西生命力很顽强,随便掐个蔓儿,丢在最差的沙地里再随便浇点水就能活,更别说肥沃的地了。它们根系深,拔起来很费力,是一直让人极其头疼野杂草。唯一的好处就是繁殖不快,不然真的伤脑筋。可就是这个不受欢迎的沙团草,居然是防虫的最好材料。只需要把晒干的沙团草放到火堆里去,烧出来的烟就可以熏死绝大部分的乱季虫,效果比艾草还要厉害得多,且成本低。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在发现沙团草的这个独特功效前,大部分人都把它视作碍事的东西,不是铲了就是埋了,等需要用到的时候方恨少。沈琼芝决定现在先尽可能多种着,晒干了存着。这东西比药材要好一些,长得快也不需要打理,等明年春天来之前应该能存下不少。不过光这样还是不够的,她打算用同样的方法,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即便秦管事遵照她的吩咐竭力低调行事,可孙府二太太大量收购烂地种沙团草的事还是过于匪夷所思了,消息到底还是传到了孙鸿渐这边。他回到家,问沈琼芝是怎么一回事。沈琼芝早就准备好了应对的话:“今年的虫子格外多,我们沈家在北疆的庄子遭遇了蚜害,当地的庄稼把式说需要沙团草驱虫。北疆那边的庄子实在太多,用量大,于是想着索性自己种,比请人天天拔的便利,也省好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