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至圣天青地黄
第12章 迎春文会(第2页)
“嗯?”
翻开书页之后,余贤突然愣住了。
这会儿他才发现。
第一篇诗文二十八个字,加上书名四字,译文八十一字,合计一百一十三字,在他的脑子里竟然清晰无比。
就算有人突然合上书本问他:第几行第几字是什么,他都能脱口而出说出答案。
“我特么什么时候…”
“记忆力这么强悍了?”
“难不成这就是传说之中的…过目不忘?”
余贤顿了一下,突然合上书本。
果不其然,第二页同样是一首诗文,不过是一首五言八句诗,加上三字诗名,译文七十二字合计一百一十五字,在他脑子里同样清晰无比。
而且。
他这还只是翻开第二页的时候,眼角的余光扫到了这页,那些文字就印入了他的脑海中。
“太神奇了!”余贤不由得感叹。
有这种作弊器…那还担心什么乡试?
虽然没有亲自考过,但前身处于这个世界十几年时间,听也听得多了。
余贤总结了一下。
所谓的经义一科,实际上就是两道大题。
第一道填空题,就是把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空出一些关键词,让考生填写。
第二道翻译题,就和后世考试的古文翻译差不多,就看考生对于原文的理解程度,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至于诗文,那是另外一科项目。
说白了,这个世界的所谓乡试,实际上就是后世的语文试卷。
填空、翻译和作文。
琢磨明白之后,余贤原本对考试还有些紧张的心思,瞬间放松下来。
“不对!”
余贤突然眼神一凝,自语着说道:“我不能有这样的心思,学习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知识,在文道之路上走得更远,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心思不同,学习的目的不同…”
“那学习的效果和心态就会截然不同!”
余贤深吸一口气,端正态度,再次肃穆的翻开书页开始阅读起来。
只不过,这一次他的速度快了一些。
一眼扫完一页之后,余贤便闭目思索,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诗文原意,再对照一下原作者的理解,找出不同之处。
分析完二者不同的原因,直到完全理解诗文原意之后,他才开始探索和理解诗文的意境和义理,分析诗文的文辞高妙或者不足之处。
“妙!此言大妙!”
看完第四十九首诗文,余贤不由得对其中一句拍手叫好,感慨莫深。
“此诗文辞朴素,平易近人,且义理深刻…”
余贤目光炯炯,看到精彩之处,不由得拍案叫绝,沉浸其中。
“贤儿,且吃完晚膳再用功不迟。”
听得父亲声音,余贤的目光好不容易才从书本里面扯了出来。
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古人诚不欺我也!”
余贤不由得感慨一声,前世要是能有这个劲头,不被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游戏吸引,怕是考个清华北大啥的,只怕也就是举手之劳而已。
只可惜,回不去了!
父子二人吃完晚饭,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这个世界可没有电灯啥的,就连用动物油脂做成的油灯和蜡烛,也都是有钱人家才有的奢侈品。
所以苏氏蒙学,自然不会有那种高档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