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至圣天青地黄

第15章 乡试(第3页)



    “否则别说圣人,就是为师也定不饶你。”



    “是,弟子谨遵师训!”



    余贤深深鞠躬,起身后说道:“天色已晚,父亲且早些歇息。”



    “嗯,为父没事儿,你睡吧!”



    余贤摇了摇头,老爹这会儿兴奋得不行,肯定是睡不着了的,他只得自己去洗漱去了。



    几日后。



    街道上时不时的响起鞭炮声,春节到了。



    有了银子,苏城也难得大方一回,做了四菜一汤,还沽了一壶桂花酿回来,父子二人吃得面红耳赤。



    古人饭桌上将就食不言的规矩。



    所以一顿饭吃得有些无声无息,不过那种过年的气氛使得余贤心里有些感叹。



    前世过年,已经基本上没了年味。



    听着那些稚童们的欢呼声,余贤难免想起了前世小时候那种对过年的期盼。



    吃完年夜饭,父子二人出去逛了一圈。



    给熟悉的稚童们发了几个红封,红封里面包着十个五铢钱。



    不过,由于历史改变了的关系。



    这一世的五铢钱是由圣院统一制定样式,只是各国上面的字不同,大魏的叫做大魏通宝,蜀国的叫做大蜀通宝,吴国则是大吴通宝。



    有圣院的强烈压制,倒是并没有出现后世三国那种缺斤少两的假币。



    五铢钱之上,就是银两了。



    在路阳这种偏远之地,肯定是不可能用银两来发红封的,根本发不起。



    这里的一两银就等于一贯钱,也就是一千个大钱,用来发红封实在太过奢侈了。



    普通人家见过的多半都是五铢钱。



    至于银子,就算有也就是一些碎银,还都肯定要珍藏起来。



    来到异世的第一个春节转眼过去。



    大年初一,余贤就很早起床开始看书。



    苏城则是忙着摆弄那些刚送来的桌椅板凳以及一些教学用具,等到正月二十乡试完,二十一就是开学的日子。



    所以这些东西必须准备,并且摆放好。



    苏城虽然学识不高,但作为夫子,品德绝对超过了太多人。



    他对待每一样教学用具都仔细检查,特别是桌椅,他生怕孩子们坐上去之后会摔倒,还一张张的仔细检查。



    余贤看了一个时辰的书,本来想要帮忙,但苏城死活不准,他也只得出去溜了一圈,缓和一下眼睛,然后回来再继续。



    到目前为止。



    余贤所读书籍早已超出了乡试的范围。



    毕竟一本论语对于他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了,本身过目不忘就很离谱,再加上前世为了码字查阅的无数资料…



    至于诗文,那就更不用说了。



    时间转眼过去。



    乡试的日子终于到来,余贤早早起床,洗漱完毕之后,检查了一下文房四宝,起身朝着县文院走去。



    今天的路阳县城特别的热闹。



    毕竟除了县城的学子,县城周边所属的乡镇学子也是要前来参加考试的。



    到了文院门口。



    原本有些冷清的县文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余贤也不着急,排在队伍后面缓缓前行。



    到了检查处,余贤报上名字,一个夫子模样的老者看了他一眼,将他名字填写在一块号牌之上递给他。



    余贤道了谢,接过号牌一看:丁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