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曾国藩信心满满却被历朝皇帝看衰,康熙舌战众人(第3页)

 罗大纲:“……”

 能被杨秀清任命镇守此地,罗大纲自然和东王府关系密切。

 但罗大纲是个懂做人的,他也不当众顶撞石达开,而是立刻表态。

 “既然翼王有旨意在,那末将和麾下所有兵马自然要接受翼王指挥!”

 石达开露出笑容,拍了拍罗大纲的肩膀。

 “老罗,咱们都是天国的臣子。”

 “忠于某个人,将来他若是倒台了,你肯定会受到牵连。”

 “但你若是忠于天国,一直给天国打仗卖命,不管谁在上面,你都一定是天国最可用的大将,对吧?”

 罗大纲连连点头,表情异常地诚恳。

 “翼王说得对,太对了!”

 【就在石达开领兵抵达湖口之后两天,曾国藩率领湘军水陆部队也陆续抵达。】

 站在大船上,看到湖口处太平军的军营后,曾国藩直接笑了。

 “就这?”

 由于上游九江和下游安庆的通航需要,湖口这边的江面上并没有什么铁索横江。

 也就梅家洲一带有多处太平军的水陆营地。

 塔齐布对着曾国藩道:

 “大人,贼寇最擅长埋伏,咱们还是小心为上。”

 曾国藩一想也是,便派出了几支小规模的侦查船只。

 太平军方面自然也不可能就这么让湘军船只侦查,便派出了上百艘民船改造而来的战船进行拦截。

 双方就这样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水师战斗。

 战斗的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湘军加起来也就二十艘的侦察小船,竟然把上百艘的太平军战船打得稀里哗啦屁滚尿流!

 一番激斗下来,湘军以仅仅损失一艘船的代价,击沉了太平军超过三十艘船。

 “这……真的假的?”曾国藩在听到这战绩之后,都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在确认战报完全属实后,曾国藩不由放声大笑。

 “好好好,老罗说得没错,只要绕过九江,剩下的长毛贼都是土鸡瓦犬了!”

 【这次试探性地水战,让曾国藩围攻九江两个月苦战不克而变得沮丧的心情再度激动起来。】

 当天晚上,曾国藩就兴致勃勃地写了一封奏折给咸丰皇帝。

 镜头一转,咸丰皇帝已经坐在书房中,一边听着军机大臣的提要,一边仔细阅读着曾国藩的折子。

 “……臣私以为,湖口之地旦夕可下。湖口光复,则九江、安庆光复在即。”

 “江宁之收复,洪、杨贼寇之覆灭,亦在不远。”

 “请皇上安坐京师,静候臣之捷报便是!”

 咸丰皇帝看完,眉头也不由挑了一下,露出笑容。

 “这个曾国藩,还挺能吹嘘的。”

 “也好,朕倒要看看,他究竟有多少本事!”

 在场的军机大臣们闻言,也纷纷笑了起来。

 “不是曾国藩有本事,是皇上慧眼识英才!”

 “有皇上坐镇京师,区区洪、杨贼寇,自然不在话下!”

 金幕中,一条弹幕缓缓飘过。

 【秦始皇嬴政:朕感觉,这个曾国藩好像是有点飘了。】

 【汉高祖刘邦:那可不?他估计真以为他的湘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

 【汉武帝刘彻: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想来便是如此。】

 【唐太宗李世民:曾国藩若是用这种心态去和太平天国头号战将石达开对抗的话,必败无疑啊。】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你们一个个就不能见大清好一点是吧?朕告诉你们,有这支强大的水师在,石达开再厉害也没用!】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石达开没战船,他怎么打?湖口明显就是一个水战的地形,陆军都是辅助!】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朕知道你们不喜欢大清这个异族王朝,但大家都是历朝历代的皇帝,身份摆在这里,说话还是要客观点!】

 康熙显然非常激动,一下子连发三条弹幕,疯狂反驳看衰湘军的言论。

 【明太祖朱元璋:呃,小康熙你可能是有点误会,朕觉得历朝皇帝真的挺客观的。】

 【宋太祖赵匡胤:大家都是客观分析,就你康熙一个代入情绪太多,见不得人说大清一点不好,你自己得反思一下。】

 【光武帝刘秀:小康熙啊,你这自尊心太强也不好。咱们华夏皇帝都是明君,怎么可能暗中排挤你大清呢?】

 【魏武帝曹操:对啊,压根就没必要暗中排挤,我们都是光明正大吐槽你大清的嘛。】

 【昭烈帝刘备:哈哈哈,曹阿瞒你总算是说了一句人话!】

 【吴大帝孙权:曹老贼的话,终于是有那么一句中听的了。】

 大清世界,康熙皇帝青筋暴起,脸上乌云密布。

 “这些混账东西,说来说去,不还是故意针对大清吗!”

 胤禛见状不妙,生怕皇阿玛又气晕过去,赶忙打起了圆场。

 “算了算了,皇阿玛不值得为这点小事生气。”

 “等到曾国藩拿下湖口、安庆乃至江宁,到时候父皇您再狠狠地打肿他们的脸就是了。”

 康熙哼了一声,微微抬高了下巴。

 “是这个道理。”

 “那就先让这些家伙得意一段时间,我们走着瞧!”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初战告捷之后,湘军上下自信心满满。

 曾国藩笑呵呵地对着塔齐布等人说道:

 “最多半个月的时间,石达开必死无疑!”

 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

 人人都面带笑容。

 他们此刻的心已经不在即将到来的湖口决战上了。

 他们已经开始畅想收复安庆乃至江宁府之后,朝廷给自己升官进爵,衣锦还乡的荣耀时刻!

 会议结束之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走了进来。

 “大哥,有两封信。”

 曾国藩带着笑容接过了这两封信,下意识地看了一下上面的署名 。

 分别是“左宗棠”和“李鸿章”。

 曾国藩想了想,率先拆开了左宗棠写来的这封信。

 看着看着,曾国藩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怒意。

 砰的一声,曾国藩极为不爽地将信拍在了桌子上,怒骂一声。

 “这个左宗棠,他就是见不得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