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曾国藩再度跳水引发历朝皇帝嘲笑,杨秀清改弦易辙(第2页)

 “走吧!”

 塔齐布一咬牙,和李续宾一起退入营地之外的黑夜中。

 天色依旧还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但九江城外的湘军大营却是火光冲天,照亮天际。

 无数湘军在火光中哀嚎、惨叫、跪地投降。

 曾国藩是被两个弟弟曾国荃和曾国葆强行架上马车离开的。

 “我不走!”

 “本官是九江城外的最高统帅!”

 “本官死也要死在九江朝廷兵马的营帐中!”

 曾国藩拼命挣扎,官帽都掉在地上。

 曾国荃赶忙回来捡起官帽,惊慌失措地和曾国藩一起登上马车离开。

 过不多时,一队太平军士兵冲入了曾国藩的帅帐。

 环目四顾,桌子、书架上摆放着诸多湘军和朝廷来往的文书,不少还是曾国藩的亲笔书信。

 在一张特地摆放的供桌上,还供奉着咸丰皇帝御赐给曾国藩的黄马褂。

 一名太平军的士兵拉开桌子抽屉,惊喜地叫了起来。

 “印,有官印!”

 众人闹闹哄哄,将官印砰一下盖在某张白纸上。

 通红的大印内容旋即浮现出来。

 【大清湖南团练大臣曾国藩】。

 一名识字的太平军士兵眯着眼睛辨认了一番,露出惊喜的笑容。

 “这是鞑子主将曾国藩的书房。”

 “咱们赚大了,哈哈哈!”

 【曾国藩仓促间仅以身免,大量文书、资料、物件乃至官印都落入了太平军手中。】

 石达开在众人簇拥下,登上了九江城的城头。

 林启荣浑身颤抖,跪在石达开面前。

 “多谢翼王拯救九江!”

 石达开哈哈大笑,亲自扶起了林启荣。

 “老林,接下来九江就不是前线,而是后方了。”

 “西征即将再度开启,你要继续坐镇九江,给本王做好最坚实的后盾!”

 林启荣重重点头,大声道:

 “遵命!”

 石达开安抚完林启荣,转头看着城外火光冲天的湘军大营。

 二十五岁的翼王嘴角,无法遏制地出现笑容。

 “曾国藩、塔齐布、罗泽南、彭玉麟……”

 “呵呵,所谓威震天下的湘军名将,也不过如此嘛!”

 石达开当然有理由自豪。

 他带着一堆民船改装而来的垃圾小船,凭借着自己无双计谋,击溃了当代大清最强悍的水师。

 他利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原则,在击溃了湘军水师后又马上把湘军陆师打得大败而逃。

 从湘潭到田家镇,一路横行无忌,大捷连连的湘军。

 在碰到了石达开后,不但终结了一直以来的胜利,还吃到了自湘军创建以来最大的败仗!

 【湖口、九江之战,在史书上合称“湖口大捷”。】

 【二十五岁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凭借着出众的智计,粉碎了湘军对太平天国江西控制区的进攻。】

 【湘军在此战中损失近半水师,陆军力量同样伤亡惨重。】

 【曾国藩、塔齐布、彭玉麟、罗泽南、李续宾……这些后世史书闻名的湘军名将加起来都不是二十五岁石达开的对手。】

 【翼王石达开,的确是太平天国之中最为出色的天才统帅。】

 【横行了半个南中国的湘军一战被石达开几乎打垮,接下来只能转入守势,被迫进行休整蛰伏。】

 【太平天国和清廷之间的争霸局面因此而再度逆转,原本一路急转直下面临亡国危机的太平天国,在石达开的大胜下又一次喘过气来。】

 【双方之间的博弈,进入了新的阶段。】

 镜头的最后,是曾国藩站在船舷边上,面如死灰。

 【汉高祖刘邦:来了?】

 【汉武帝刘彻:多半要来。】

 【宋太祖赵匡胤:这就来了?】

 【秦始皇嬴政:该来的总要来。】

 下一秒钟,曾国藩大叫一声,翻过甲板,跃入水中。

 噗通一声,曾国藩的身影消失在水里,溅起一阵水花。

 【唐太宗李世民:……还真来了。】

 【周太祖武则天:呵呵,这都能来,真是个废物!】

 【明太祖朱元璋:这是从云端坠入深渊,曾国藩的心志还是不够坚韧啊。】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在巨大失败的刺激下,曾国藩又一次选择了投水自杀。】

 好在曾国藩的部下们已经很了解这位长官的尿性了。

 章寿麟一直就在后面的一艘船上紧跟着曾国藩,看到曾国藩跳水之后,立刻让人施救。

 落汤鸡曾国藩双目无神,坐在章寿麟的甲板上,一张嘴,吐出一口浑浊的水。

 他就这么呆呆地坐着,任何人和他说话都没有反应。

 【湖口之败,是曾国藩人生之中第二次沉重打击。】

 【这位从政转军的大清官员将会深刻地意识到,很多时候,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

 【他的人生,将会转向何方呢?】

 天京城,东王府。

 “湖口大捷,九江解围……”

 杨秀清放下手中来自石达开的奏折,表情非常复杂。

 一方面,石达开大胜湘军,的确解了杨秀清的燃眉之急。

 在北伐和西征接连失败后,太平天国内部对杨秀清的质疑声不断高涨。

 这也迫使杨秀清不得不一次次强行“天父上帝附体”,压制那些反对派。

 若非还有这张神权的王牌在,杨秀清的东王之位早就坐不稳了。

 石达开虽然和杨秀清几乎闹翻,但作为太平天国军事总指挥的杨秀清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分润到湖口大捷的功劳,稳固摇摇欲坠的地位。

 另外一方面,这也让杨秀清警醒。

 伴随着湖口大捷,被洪秀全、杨秀清默契联手压制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翼王石达开再度崛起。

 一旦石达开继续攻城略地下去,便将凭借着一场场胜利成为太平天国新的一极。

 而洪秀全由于几乎要被杨秀清架空,如今的态度自然也完全转变,对石达开鼎力支持。

 杨秀清已经没办法在法理上用东王的身份来强压有天王支持的石达开了。

 那他就只能转变思路。

 杨秀清沉吟良久,做出批示。

 “翼王主理江西,择机攻克南昌。”

 “韦俊领兵西进,收复武昌等地。若机会合适,可继续南下长沙。”

 事已至此,杨秀清自知无法再勒令石达开回到安庆或者天京。

 那就只能退一步,让如今对杨秀清言听计从的韦昌辉之亲弟韦俊去进攻武昌,拿下这份更大的功劳。

 南昌虽然距离九江更近,但南昌方面的清军兵力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