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章 奕欣的新动作,李世民开始看好奕欣

 “英国?”刘邦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整个人都怔住了。

 几秒钟之后,这位大汉的开国皇帝猛地一拍大腿,大笑出声。

 “对啊,朕怎么就忘记了呢?”

 “恒儿,你果然不愧是大汉的汉文帝,哈哈哈!”

 刘邦的笑声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伴随着这阵笑声,金幕中的画面也正在不断播放着。

 京师。

 一群劳工们正在几名官员和诸多小吏的监督下,将一块崭新的牌匾挂了起来。

 恭亲王奕欣满面春风,将牌匾上的红布揭了下来。

 一行大字随即呈现。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和之前相比,“大臣”两个字改成了“各国”。

 这就是明确的定性。

 几名来自英国、法国、美国等各国的官员同样含笑站在一旁,为奕欣的“剪彩”活动鼓掌。

 奕欣呵呵一笑,和几名外国官员们寒暄了几句,随后将目光落在了其中一人身上。

 “爵士,本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和你谈谈。”

 镜头随之落在这名身着西服,右手拿着英国绅士标志性手杖的男子身上。

 【英国驻大清京师第一任公使,弗雷德里克·布鲁斯爵士(sir frederick Bruce)。】

 这位爵士的亲弟弟,是盘点视频中的老熟人。

 詹姆斯·布鲁斯,又称“额尔金伯爵”,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最高级别的官员,下达火烧圆明园命令的罪魁祸首。

 双方来到奕欣在这处衙门的办公房中落座。

 奕欣直截了当地开口道:

 “爵士,你应该知道大清先皇如今灵柩依旧还在承德,并未归来的事情。”

 弗雷德里克爵士沉吟片刻,用手杖敲了敲地面,缓缓地开口道:

 “恕我直言,阁下。我只是为了监督贵国履行《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二来,对你们的内部事务并没有兴趣。”

 奕欣对此似乎早有预料,平静地说道:

 “本王这个总理衙门在大清之中并不是人人都支持的,承德方面如今掌权的八大臣就恨不得将本王和总理衙门除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