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 曾国藩,盖棺定论(第2页)

 【但太平天国的故事并没有立刻就结束。】

 太平天国灭亡后,陈玉成麾下的赖文光等人加入了捻军之中,并对捻军进行了战术上的改良,让捻军脱胎换骨。

 天京陷落的两年后,在山东曹州吴家店,爆发了一场大战。

 大清钦差僧格林沁率领少量部队疯狂追击捻军,被捻军重重包围。

 “杀,给我杀出去!”

 僧格林沁正奋力突围时,无数捻军策马而来。

 蹄声震天,烟尘遍地。

 僧格林沁被无数捻军包围,箭雨疯狂落下。

 噗噗噗。

 入肉之声不断响起,僧格林沁被射成刺猬,栽倒在地。

 赖文光翻身下马,割掉僧格林沁的脑袋,朝着南方天京的方向下跪,痛哭失声。

 “天王,你看到了吗?”

 “臣,替您和林凤祥、李开芳两位大人,还有所有北伐军的将士们报仇了!”

 【僧格林沁是大清历史上最后一位出身于八旗绿营系统的名将。】

 【他的死,象征着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为首的汉人将军、军队彻底成为大清的中流砥柱。】

 【汉人士绅集团通过加入湘军、淮军、楚军的方式,逐步朝着大清权力的最高峰进发。】

 【四十八年后,当清廷掌权者违背承诺,选择组建一个全是八旗皇族子弟的内阁,拒绝分享最高权力给汉人时,汉人士绅集团的愤怒爆发了。】

 【武昌起义一声枪响,举国汉人士绅群起响应,被汉人控制的大清军队彻底站在了清廷的对立面。】

 【没有了军队的支持,清廷在全国境内的统治根基迅速土崩瓦解,于武昌起义四个多月后宣告灭亡。】

 镜头一转,开始将各个重要人物的结局呈现。

 首先当然是曾国藩。

 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继续在任两江总督。

 后为削弱湘军势力,清廷将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打算以马新贻这位新任两江总督来逐步拆解湘军势力。

 这一企图引起了湘军、楚军、淮军三大地方军队系统的强力反弹,马新贻刚刚到任不久就被刺杀,是为“刺马案”。

 曾国藩默许了“刺马案”的发生,斩断了清廷妄图插手南方湘军势力范围的企图。

 马新贻死后,掌权的慈禧太后不得不选择妥协,又把曾国藩调回两江总督。

 在此期间,曾国藩和朝廷中的恭亲王奕欣联手,大力推动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