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朱勇吴氏悲歌,打动历朝皇帝,扶苏直言华夏不该如此小!

    这些天,大明各地战败的消息不断传来,已经到了王振都无法掩盖的地步。



    朱祁镇在搞懂了如今的局势之后,早就没有了之前那般雄心勃勃。



    王振脸色煞白,坐在一旁说不出话来。



    兵部尚书邝埜忙道:



    “为今之计,还请陛下速速返回京师。”



    “居庸关距离此地不过数十里,只要陛下率领大军进入其中,就可凭险而守,再徐图决战。”



    邝埜的计策,立刻就得到了众人的赞同。



    朱祁镇大怒,一拍桌子。



    “恭顺侯吴氏兄弟正在为国死战,朕此刻却要抛弃他们独自逃生?”



    “若是将来传出去,朕有何面目去九泉之下见大明列祖列宗!”



    朱祁镇骂了一通众臣,随后将目光转向朱勇。



    “成国公,尔立刻率领五万兵马,前往支援吴氏兄弟。”



    “救回吴氏兄弟之后,尔等不必恋战,即刻回来和朕的主力会合!”



    朱勇不敢怠慢,立刻领命而去。



    朱勇离开之后,英国公张辅迟疑片刻,还是开口道:



    “陛下,大军在此地等候也无济于事,不如先东向前往土木堡一带。”



    “那里距离怀来城不过二十里地,到时候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出击。”



    张辅也是看明白了,朱祁镇其实已经怕了,但又死要面子,不肯直言逃跑。



    土木堡距离居庸关怀来城二十里地,这么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骑马跑路,算是一个能兼顾朱祁镇面子的好选择。



    果然,朱祁镇闻言之后顿时意动,思考片刻后点头道:



    “好,那就这么办吧,大军立刻开拔,前往土木堡待敌决战!”



    【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奉朱祁镇之命,率领四万多大明骑兵,急速赶往鹞儿岭支援吴氏兄弟。】



    画面中,大明骑兵策马飞奔,浩浩荡荡,声势惊人。



    在他们的正前方,残阳如血,红霞满天。



    朱勇将速度放缓,看着面前一片群山,对左右道:



    “鸡鸣山已至,前方五里地就是鹞儿岭。”



    “为以防万一,大军暂且不深入,先派五千前锋军探查情报。”



    朱勇也算是大明宿将,能力虽然比不上张辅,但最基本的军事常识还是有的。



    朱勇话音落下,众将皆无异议,但旁边的监军太监刘僧却急了。



    刘僧厉声道:



    “如今恭顺侯兄弟被瓦剌大军围攻,生死不知,国公爷如何能这般贪生怕死,停步不前?”



    朱勇看了一眼刘僧,不由哑然。



    这刘僧,虽也是王振一党,但却是个暴脾气。



    属于那种一心杀贼的类型。



    朱勇一边让斥候出动,一边耐心解释道:



    “刘公公,本国公和恭顺侯兄弟那也是过命的交情,难道我就不想救他们?”



    “但军阵之上,有些道理还是必须要遵守的。”



    “不必着急,只要恭顺侯兄弟还在,先锋军一到,瓦剌人也应该知道厉害撤围了。”



    刘僧冷笑一声,拂袖道:



    “想不到尔等这些有根之人,还比不上咱家一个无根之人更有种!”



    “罢了,既然国公爷这么怕死,那咱家就自己去!”



    说完,刘僧也不管朱勇等人,径直催马,带着五千前锋军呼啸而去。



    看着这一幕,大明众将不由沉默。



    片刻后,有人轻声道:



    “国公爷,这该如何是好?”



    朱勇脸色阵青阵白。



    刘僧可是王振的心腹,若是刘僧死在此地,王振必然会对朱勇发难。



    连陛下都口口声声称呼王振为“先生”,这要是得罪了王振……



    什么国公,就给你一个铁帽子王,也不顶事!



    朱勇一咬牙,沉声道:



    “顾不得这么多了,大军全部跟上,前进作战!”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看到这里,不由皱眉。



    “这也太冒失了,仗怎么能这么打?”



    作为亲自东征西讨打下江山的皇帝,刘秀指挥作战的经验极其丰富,一下子就看出了明军的冒进。



    邓禹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敌情未明就轻率冒进,兵家大忌啊。”



    耿弇冷笑一声,道:



    “这四万明军,应该是羊入虎口了。”



    丞相宋弘沉吟道:



    “或许瓦剌人已经撤退离开了也不一定。”



    耿弇哼了一声,鄙夷地看了一眼宋弘,也不说话,但表情说明一切。



    邓禹摇了摇头,道:



    “丞相有所不知,也先若是离开,必定是一路向东追击明军。”



    “那样的话,也先早就应该和朱勇这支军队遭遇了。”



    “可事实是双方并未遭遇,这只能说明,也先还留在此地,打定主意想要吃掉大明赶来的援军!”



    宋弘闻言,表情变得严肃。



    “看来,这成国公是有难了。”



    耿弇冷笑一声,道:



    “有难的又何止是朱勇?事情都已经到这种地步,朱祁镇不但不立刻逃跑,竟然还想着和也先决战。”



    “呵呵,说不得再过一会,朱祁镇的头骨就要被制成也先酒杯了!”



    东汉群臣闻言,顿时沉默。



    大明虽然和东汉没有任何关系,但双方毕竟都是华夏王朝。



    东汉的臣子们内心之中,都是非常希望大明能获胜的。



    这要是朱祁镇真被弄成酒杯了,在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笑得出来!



    大唐世界之中,李渊哑然片刻,摇头道:



    “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有骨气的太监,却偏偏出在此地?”



    李渊没打过什么仗。



    也就是从晋阳起兵,一路南下河东关中,夺取长安,算是李渊亲自指挥的。



    接下来李渊就是坐镇长安,等着李世民一个个将隋末的其他割据势力全部灭掉。



    但,即便是这样的李渊,也能非常清楚的发现明军轻敌冒进的问题。



    大唐群臣也是哑口无言。



    裴寂扶额叹息一声。



    “都说时来天地皆同力,看来这大明历经五代皇帝之后,也到了被上天抛弃之时。”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李渊听到裴寂这句话之后,心中不由一动。



    大明是五代开始衰落,那朕建立的大唐,又该会是几代呢?



    李渊下意识地看了李世民一眼,心中暗想。



    “世民既然是被称为千古四帝之一,有他当皇帝,大唐起码也能七八代吧?”



    李渊又看了一眼李建成。



    这个长子,其实哪都好。



    性情稳重,也孝顺,处理国政同样井井有条。



    李建成最大的不好,在于他有一个名叫李世民的二弟。



    李渊抿了抿嘴唇,一声轻叹。



    建成很好,但世民从更方面来说,都更好!



    金幕之中,监军太监刘僧已经进入鸡鸣山。



    两侧山丘起伏,刘僧心中急躁,策马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