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岳飞无奈离开汴京,李世民的脑洞让李渊惊呆了(第3页)

  王贵苦笑一声,道:

  “也不能算白白让出去吧,杜充大人不是还留下了副留守领兵镇守此地么?”

  不管赵构、杜充等人再怎么畏战求和也好,他们毕竟也得顾及到天底下万千大宋臣民一雪前耻,抗金北伐的心态。

  所以杜充在离开之前,装模作样地把守卫汴京的职责交给了副留守郭仲荀。

  这样一来,就算是汴京丢失,那也是郭仲荀的问题,和奉命南下组织防线的大宋忠臣良将杜充没有一毛钱关系了。

  梁再兴叹了一口气,道:

  “我们这一走,汴京之中就只剩下一万多残兵败将了,怎么可能守得住呢?”

  众人闻言,都是默然。

  在汴京待了这么长时间,留下来的那些家伙是什么货色,所有人心中一清二楚。

  恐怕这边大军前脚刚走,后脚城里那些被迫留下来的家伙们就直接脚底抹油,全部跑光了。

  一名传令官疾驰而至,对着岳飞高声道:

  “岳将军,留守大人有命,你部不得拖延,立刻随大军南下!”

  岳飞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告诉大人,岳飞领命。”

  很快,岳飞策马转身,带着麾下的军队,跟随杜充的数万大军一起离开了汴京。

  此时的岳飞还不知道,他这一走,就再也没有见到这座城池的机会了。

  【在杜充撤离之后,副留守郭仲荀很快也逃离了汴京。】

  【在离开之前,郭仲荀为了不背负骂名,同样将留守的任务交给了留守府判官程昌瑀。】

  【随后程昌瑀也逃之夭夭,又把责任推给了权汴京留守上官悟。】

  【在连续的换将和逃亡之下,汴京城之中又迎来了饥荒和瘟疫。】

  【等大队金军抵达,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汴京。】

  【此时,汴京城之中人口已经不到八万,所有青壮年加起来不过万人。】

  【而在不久之前的靖康元年,汴京还是当世最大的城市,拥有着过百万的人口。】

  【这样一座承载了大宋百多年辉煌的城池,就这么被宋朝彻底丢弃了。】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是忍不住了。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忍不住一声冷哼。

  “这个赵构,真是一次次的刷新朕的认知。”

  “堂堂的京师都城,竟然说不要就不要了。”

  刘据也看得目瞪口呆。

  “这赵构到底怎么想的,怎么会有皇帝这么做呢?”

  刘据完全无法理解赵构的想法。

  这可是京师啊!

  说不要就不要了?

  疯了吧?

  卫青摸了摸鼻子,突然笑道:

  “赵构毕竟只不过是一个藩王,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皇太子教育。”

  “太子殿下您和他想不到一起,也属正常。”

  皇家教育和皇太子教育,其实是两码事。

  皇太子是将来的皇帝,而其他皇子将来都只能当个富贵闲人。

  所以对皇太子的教育涉及到的东西就很高深,很精妙。

  而普通皇子接受的教育,其实就是扫除皇家文盲的基本教育罢了。

  赵构作为普通皇子,接受的就是这种类似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皇子教育。

  真正的帝王权术从来就没有人教过他,他也无从去了解。

  但刘据正好相反。

  刘据七岁就被立为太子,几十年来各种天下顶级学者对他的教育,还有汉武帝这种千古大帝的耳提面命。

  刘据的教育资源秒杀赵构不知道多少个档位,刘据作为帝王的素质同样也秒杀赵构不知道多少倍。

  刘据理解不了赵构,就好像学霸理解不了学渣一样。

  这么简单的一道题,怎么会做错呢?

  京师作为王朝的命脉,怎么能说丢就丢呢?

  刘据叹了一口气,道:

  “看了这么多的视频,其实不少皇帝都太好色、太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最基本的帝王素质还是有的。”

  “唯独赵构此人,看似文武双全,实则完全不具备一点点的帝王素质,在所有播放过的帝王中恐怕是能竞争倒数第一的水平了。”

  霍去病听到这里,心中突然一动,问道:

  “和晋惠帝司马衷比呢?”

  刘据愣了一下。

  汉武帝听到这个问题,忍不住笑道:

  “晋惠帝司马衷是傻了点,但若是在李纲当宰相的情况下,晋惠帝司马衷这种完全不问朝政的傻子反而比赵构强太多了。”

  众人都是一愣,然后又觉得,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

  如果是司马衷在位,那司马衷撑死了就是每天在后宫里和女人厮混。

  司马衷可不会离开汴京被金人撵得到处跑。

  司马衷也不会诛杀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

  司马衷更不会打压主战派。

  司马衷事实上啥也没干,但只要李纲是宰相,那李纲啥都能帮司马衷干了!

  刘据心中不由涌起一股荒谬之情,吐槽了一句。

  “所以赵构如果当真完事不管,说不定还真就能当一个中兴之君了?”

  汉武帝呵呵一笑,道:

  “谁说不是呢?”

  “所以人就得有自知之明,如果自己是个蠢材,那一定不要事事插手,而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赵构就是这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蠢材,蠢到朕都看不下去了!”

  作为华夏历史上无可争议的千古大帝,汉武帝属于皇帝中的超级学霸。

  当他看到赵构这种考零分的学渣在试卷上乱做题,那种感觉简直了。

  而且要仅仅是做题也就算了,赵构祸害的可是一个真正的华夏王朝,是千千万万华夏百姓的血泪!

  汉武帝是真的忍无可忍。

  也就是和赵构不在同一个时代,不然汉武帝早就把这赵构吊起来,每天不抽个一百鞭子都不舒服。

  刘据闻言,也是连连摇头。

  赵构啊赵构,你到底是怎么能离谱到这种程度的呢?

  唐初世界。

  李渊看着金幕,一脸无语的开口。

  “不是,这赵构是脑子不好吧?都城能说放弃就放弃的?”

  李渊可能属于华夏大一统王朝之中比较弱的那种开国皇帝,这主要是因为李世民的存在。

  但再弱的开国皇帝也是开国皇帝,无论眼光还是能力都不是一般的皇帝能碰瓷的。

  在场的大唐群臣也是疯狂吐槽。

  作为开国大臣,众人都是辅佐李渊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的,对战争多多少少都有认知。

  而过去的四次宋金大战,给众人的印象都非常统一。

  赵构,真特么是个废物啊。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道:

  “儿臣觉得,赵构若是能和隋炀帝互换一下,说不定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李渊闻言,不由一愣。

  再一想,李渊突然又觉得,李世民这话说的还挺对!

  隋炀帝杨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好大喜功!

  明明是一个和平盛世,隋炀帝偏偏要找事。

  修建东都,修建京杭大运河,出兵吐谷浑,三征高句丽。

  总之,突出一个喜欢蹦跶和搞事。

  如果隋炀帝真的穿越到了赵构身上,那都不需要他去主动找事了。

  金军自己都会南下来找隋炀帝!

  以隋炀帝的性格,明知道大隋要顶不住了,第三次还要强行征发百万大军去干高句丽。

  面对金军,隋炀帝不得御驾亲征,和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死磕到底?

  有了隋炀帝这样的皇帝,再加上李纲赵构这种主战派,岳飞这种热血将军。

  干不干得过金国先不说,但绝对是能站着死,不可能像赵构这样跪着,不,四处逃窜,屈辱的活着。

  让隋炀帝当皇帝的大宋,该说不说,还真是非常值得期待啊。

  另外一边,如果赵构穿越到隋炀帝杨广的身上。

  以赵构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主动去搞事开战的。

  三征高句丽,还要御驾亲征?

  神经病吧,在东都皇宫里天天和美貌秀女愉快玩耍,她不香吗?

  打吐谷浑?

  不是,国库花这个冤枉钱做什么,拿来给朕花天酒地不好吗?

  开凿京杭大运河?不是,浪费这么多民力物力干嘛,马上停止工程,让服徭役的民夫青壮回去种地,好好给朕的国库交税。

  最重要的是,大隋是真的有钱啊。

  开皇盛世,绝对是华夏所有朝代能排到前五的超级盛世。

  大隋国库里的钱都因为多年没花出去,库房里串铜钱的绳子都烂光了。

  就这样,每年还有源源不断的,数不清的钱流进国库里。

  就算赵构无时无刻不在奢靡享受,又能咋地?

  就算赵构和隋炀帝一样重建东都,又能咋地?

  隋炀帝都得三次征发百万大军,再加上一个京杭大运河,才把大隋国力耗尽。

  但凡三征高句丽、京杭大运河、修建东都这三件同时进行的大事之中少了任何一件,以开皇盛世的国力,大隋都不至于二世而亡。

  赵构如果只是修一座东都,那随便他修。

  大隋有钱,修得起!

  对,说的是修建一整座城池,不是什么几处宫殿。

  大隋就是这么有钱!

  这么一个有钱又强大的王朝,绝对是最适合赵构这种只想着享受,对打仗一点欲望没有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怕富二代败家,就怕富二代创业。

  隋炀帝杨广就是拿着自家老爹几百个亿去创业,结果赔了个干干净净。

  要换成赵构这种只知道美色奢靡享受的败家子,几百个亿你就随便花吧,一辈子你都花不完。

  李渊想到这里,也是忍不住啼笑皆非地开口:

  “世民啊,你这么一说,朕发现还真是这个道理。”

  “杨广如果和赵构互换,对大隋和大宋来说恐怕都是一等一的大好事呢。”

  李世民笑道:

  “而且两边王朝的开国皇帝听到,肯定会非常满意的。”

  李渊兴致勃勃地笑道:

  “那朕问问!”

  李渊立刻就发了一条弹幕。

  【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隋文帝杨坚,姨丈,世民刚刚说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若是用赵构和历史上的杨广互换当皇帝,您愿意么?】

  大隋和大宋世界之中,隋文帝和赵匡胤看到这条弹幕,都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