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岳飞终现大将之风,历朝皇帝纷纷表示肯定!(第2页)

  岳飞目光深沉,抬头看向东方。

  “兀术不是往东去找陛下了吗?”

  “我们跟着兀术,抓住他的尾巴!”

  【这一次的整军事件,让岳飞成功地凝聚了从建康败退之后几乎要溃散的部下,彻底的掌控住了这支军队。】

  【此刻这支刚刚从失败的心理阴霾中走出来的军队还不知道,将来他们会威震大江南北,甚至连金国最著名的猛将在面对他们时也会闻风丧胆,望风而逃!】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哟了一声。

  “这岳飞可以啊,真的成长起来了,都会收拢人心了。”

  萧何连连点头,道:

  “能学会收拢军心,是一位名将最基本的能力。”

  “岳飞这也算是开始入门了。”

  西汉君臣也是在大殿中,畅聊起了领兵之道。

  在这个时代,领兵主将在士兵之中的威望真的很重要。

  大头兵们其实不懂什么保家卫国的大道理,他们大部分甚至连大字也不识得几个。

  士兵们是很朴素直接的,哪个将军对他们好,他们就愿意豁出性命去报答这个将军。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名将都喜欢和士兵们一同吃饭一同睡觉,因为士兵们真的就吃这一套。

  太子刘盈听到这里,心中一动,就想要提问。

  但沉吟片刻,为避免刘邦生气,他又不开口了。

  然后刘盈就听到了一旁的刘恒好奇地开口道:

  “父皇,既然领兵之道听起来这么简单,为何历史上很多将军都做不到呢?”

  刘邦闻言,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傻孩子,你难道不知道什么叫做知易行难吗?”

  “道理是很简单,但想要做到,那就很难了。”

  刘恒愕然。

  这有什么难的?

  刘邦笑而不语。

  说这么多就够了,再不懂,朕也没办法。

  萧何给周勃使了一个眼色。

  周勃一脸茫然。

  萧何翻了个白眼,看向曹参。

  曹参立刻会意,开口道:

  “殿下,这确实不容易。你想军营那条件,士兵们吃的食物其实都比较一般,除去特别精锐的军队,大部分士兵只有在开战前能吃顿饱的,好的。”

  “将领们要是天天和士兵吃一样的,一个是吃不惯粗糙的食物,还有一个可能会营养不足。”

  “另外一个,军营里没有条件天天洗澡,每天还要训练,身上的汗臭味,脚丫子味混杂在一起,空气还不流通,冬天又冷夏天又热……”

  “咳,怎么说呢?那味道比您王府里的牲畜圈还要难闻,而您要在里面天天睡觉,嗯。”

  刘恒愣了一下,脸色肉眼可见地发白。

  刘盈倒是还算比较正常。

  刘恒毕竟年纪小一些,他一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垓下之战,项羽乌江自刎了。

  刘盈则比刘恒大了七岁,小时候还和母亲吕雉一起被项羽俘虏扣押在楚军大营之中,经历过一段极为艰难的生活。

  是以两人经历不同,在听到曹参的陈述之后自然也是表现不同。

  刘邦笑呵呵地看着两人,道:

  “反正你们将来也没有领兵的机会,但了解一下也是不错的。”

  刘恒赶忙转移话题,道:

  “父皇,您觉得这个岳飞能击败金军吗?”

  刘邦哈哈一笑,道:

  “你这个问题来问朕,那就是问错人了。”

  啊?

  刘恒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问错人了?

  刘邦干咳一声,道:

  “当年韩信那么有才,朕不也没看出来?”

  “若不是老萧半夜骑马去把韩信追回来了,朕的大汉还真建立不起来了。”

  众人闻言不由哑然。

  还真是,当年如果不是萧何把韩信追回来,又在刘邦面前力荐,刘邦也不会对韩信委以重任。

  韩信先是献“汉中对”给刘邦作为争霸策略,随后一手导演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帮助刘邦还定三秦。

  接着又领兵北上,“背水一战”击破赵国主力,潍水之战水淹齐楚联军,斩杀项羽麾下头号战将龙且,最后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弄死项羽。

  没韩信,刘邦是真搞不定项羽的。

  刘邦自嘲了一句,随后又笑道:

  “不过金幕看了这么多篇盘点视频,朕现在也是有经验的。”

  “如果朕所料不差的话,这个金军将领兀术,应该很快就要成为岳飞成名路上的垫脚石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浩浩荡荡的金军正在兀术的率领下,沿着建康城朝着东南方向而去。

  年轻的兀术意气风发,看着沿途的江南雪景,呵呵大笑。

  “这南方的冬天,不过如此!”

  “哼,这一次,定要抓住那赵构!”

  在兀术身边,他的心腹斜卯阿里有些担心地开口道:

  “四太子,咱们如今可是孤军深入啊,会不会有些麻烦?”

  三路南下金军之中,完颜拔离速已经劫掠完江西,带着大批财宝和俘虏渡过长江北归。

  完颜挞懒虽然击溃了淮东宋军的抵抗,把韩世忠打得只能退守镇江,但也并没有要渡过长江南下的意思。

  如今唯一一支在长江以南的金军,只有兀术所部。

  若是停留在长江南岸的建康,兀术还能获得来自完颜挞懒的支持。

  可这要是再继续南下,那就真的没有任何援军,万事只能靠自己了。

  年轻气盛的兀术闻言,不由大笑。

  “斜卯阿里,你怕了?”

  “当年我二哥也不过带着三万兵马,就能从燕云一路杀到汴京。”

  “我如今麾下同样三万大军,只不过从建康去个明州,又有何惧?”

  兀术心中燃烧着熊熊火焰。

  这火焰的名字,叫做野心!

  攻克建康,对兀术而言已经是大功一件。

  但完颜拔离速、完颜挞懒所立下的功劳,同样不逊色于兀术。

  在更北方,两位主将之一的完颜宗辅已然渡过黄河,即将占领大宋都城汴京!

  在所有人都有斩获的情况下,兀术并不突出。

  不够突出,将来怎么去竞争皇位?

  怎么让大金皇位重归开国太祖,兀术父皇完颜阿骨打这一脉?

  赵构!

  只有抓住宋国皇帝赵构,立下这一份绝无仅有的不世奇功,才能让兀术脱颖而出,成为这第五次金军南征之中最闪耀的那颗将星。

  兀术深知,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

  自己那位皇叔,大金皇帝完颜吴乞买的身体已经是一天比一天差了。

  完颜吴乞买活不了几年,甚至随时都可能会死!

  兀术必须要一份足够震慑金国众人的超级功劳,才能让年轻的自己成为金国皇帝的角逐者之一。

  兀术收回心思,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这一次,我绝对不会让赵构再逃过大金的追击。”

  “赵构如果逃到山上,我就一寸寸地搜山。”

  “赵构如果逃到海里,我就一里里的检索!”

  “赵构必须要被我抓住,带回大金中都!”

  【兀术也并非只考虑战争的方式,他认为武力恫吓或许就足以抓获赵构,于是便派出使者,以议和的方式跟大宋方面接触。】

  “什么?兀术想要议和?”

  一望无垠的大海上,漂浮着上百艘船只。

  这些船只都已经下锚,船身随着海浪缓缓飘动。

  被簇拥在最中央的那艘大船,就是赵构这位皇帝的“临时行在”。

  赵构在听到了兀术派来议和使者之后,不由心中狂喜,立刻召来身边的文武百官商议。

  说是文武百官,但事实上除了吕颐浩和其他几名宰相之外,在场的只有御史中丞赵鼎、右谏议大夫富直柔、权户部侍郎叶份以及中书舍人李正民、太常少卿陈戟等寥寥几人,加在一起勉强超过了十个。

  至于原本跟随在赵构身边的文武百官,基本上都在明州登船之前跑了。

  赵构对着众人道:

  “诸位卿家,那兀术攻克了建康之后,想来终于是满足了贪婪,不会再继续进犯了。”

  “你们说,这议和的章程应该要怎么走啊?”

  群臣闻言,不由面面相觑。

  议和?

  吕颐浩干咳一声,道:

  “陛下,金人都已经猖狂到了这个地步了,咱们还当真有和他们议和的必要吗?”

  吕颐浩说的比较委婉,但在场众人其实都能听出来他的意思。

  金人现在明显就是已经打定决心要活捉赵构了,议和这种事情怎么能相信的?

  但赵构相信。

  对赵构而言,只要有一丝一毫能求和成功的机会,他都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赵构正色道:

  “吕卿家,这就是你不懂了吧?”

  “现在都已经是冬天了,咱们南方的冬天对于北方人来说是非常湿冷的,他们肯定是习惯不了。”

  “所以你不要看他们表面上兵锋非常的凌厉,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众人再度面面相觑。

  金国三路大军全部获胜,唯一的硬仗就是兀术在马家渡打的那一仗。

  但那一仗也同样以金军大获全胜而结束。

  既然金军哪哪都在赢,这“强弩之末”四个字又是从何说起呢?

  最最起码,也得先打个胜仗,才能提一提这个“强弩之末”吧……

  赵构可不管这些大臣们心中是怎么想的。

  他自信满满地看着宰相范宗尹,笑道:

  “范卿家,你是朕觉得最会说话的一个。这样吧,你赶紧回明州去,和金人的议和使者接触一下,然后速速禀报朕。”

  “要快!不然等会兀术生气了,不愿意议和了,那可就麻烦了。”

  范宗尹表情茫然地看了一眼吕颐浩。

  吕颐浩一言不发。

  于是范宗尹只能道:

  “臣领命。”

  很快,范宗尹就乘坐一艘船只,重新抵达了明州城。

  和上一次相比,如今的明州城极为萧索,就连码头上的船只都消失得干干净净。

  城里更是几乎没有什么人了,被白雪覆盖的大地上到处都显得极为寂寥。

  这仿佛已经是一座死城。

  金人也就还没到,一旦抵达,分分钟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占据这座城池。

  在曾经是赵构临时行宫的明州府衙之中,范宗尹见到了金国使者。

  金国使者大喇喇地对着范宗尹喝道:

  “赵构呢?怎么就派了你这么一个不知所谓的东西前来和大金使者说话?”

  范宗尹脸皮一跳,气得当场就想要让左右把这个出言不逊的金国使者拖出去乱棍打死。

  但范宗尹显然不可能这么做。

  真要这么做了,赵构知道消息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范宗尹的脑袋摘了送给兀术,以平息兀术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