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秦桧回归触怒历朝皇帝,大明为何不像大宋一样怂?(第2页)

  秦桧听到这里,已经彻底明白了完颜挞懒的意思。

  他毕恭毕敬地开口道:

  “请主子放心,奴才回去之后一定会竭力奉迎赵构,打压宋国内部所有的主战派大臣,同时和大金达成和议。”

  “对了,奴才还会尽量消耗宋国的国力,让宋国朝堂变得更加黑暗腐败,好给大金将来创造机会彻底灭亡宋国。”

  “还请主子在大金皇帝陛下面前给奴才多多说一些好话,让奴才能尽可能地在大宋朝堂上获得更长久的执政时间。”

  完颜挞懒哈哈大笑了起来。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秦桧啊,你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我很清楚。”

  “去吧,回到宋国去,早日坐上宰相的位置。”

  “希望你能在宰相的位置上坐得越久越好!”

  秦桧恭恭敬敬地双膝跪下,朝着完颜挞懒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离开。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观众们,许多都皱起眉头。

  西汉世界之中,太子刘据愤怒地开口道:

  “这些金国人的企图肯定不会得逞的。”

  “秦桧这种认贼作父的汉奸,一定会立刻被清除掉!”

  霍去病愤怒地开口道:

  “若是我碰到了秦桧这个奸贼,必须立刻砍掉他的狗头!”

  卫青闻言若有所思,过了几秒后开口道:

  “这么一说,秦桧好像确实还真有可能混入大宋朝堂。”

  “什么?”霍去病瞪大了眼睛,怒道:“怎么可能,秦桧又不是苏武!”

  卫青点头道:

  “秦桧当然不是苏武,他也没有任何资格跟苏武相提并论。”

  苏武那是宁死不降,被匈奴单于发配去放羊多年依旧不改对大汉忠诚的。

  秦桧这种一被金国人抓走马上就当了金国奴才的,怎么配和苏武比?

  卫青继续开口道:

  “但咱们也不能忘记,大宋皇帝赵构就是一个纯粹的主和派,朝廷之中也是主和派占据优势。”

  “对于主和派来说,秦桧这么一个和金国沟通的有效渠道,他们怎么可能放过呢?”

  刘据和霍去病两人都听得愣住了。

  霍去病忍不住道:

  “按照这个意思,难道秦桧还真不会死?”

  此时坐在最上首的汉武帝缓缓开口了。

  “卫青说的是对的。朕觉得,秦桧不但不会死,说不定还能按照完颜挞懒的安排,成为大宋朝廷之中的高官!”

  霍去病彻底无语了。

  “这个赵构,脑子不会真昏到这种地步吧?”

  一个投降过异族的汉奸,竟然还要委以重任?

  疯了吧?

  汉武帝哈哈笑了起来,看了一眼身旁的金日磾,意味深长地开口。

  “对赵构来说,别说秦桧当过汉奸了,就算秦桧已经改名完颜桧,只要他还能帮助大宋和金国达成和约,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金日磾一动不动,就好像压根没有听过汉武帝的这句话一样。

  刘据闻言,彻底无语了。

  “当了汉奸还能回国身居高位……”

  “若是这种事情真的发生,儿臣只能说,这个赵构的确是疯魔了。”

  汉武帝微笑不语。

  年轻人嘛,保留一点天真,一点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刘据其实也不年轻了,但对父亲来说,儿子当然永远都是年轻人。

  大唐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摸了摸鼻子,没有说话。

  但大殿之中已经是一片吵嚷之声。

  “这个秦桧狗汉奸,俺要杀了他!”

  “这汉奸怎么有脸回归大宋的?他怎么不去死呢?”

  “恶心啊,看到这种狗汉奸,简直让人恶心得吃不下饭!”

  李治仔细看去,发现最为激动的居然是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文官。

  倒是程咬金等武将,并不是特别在意的样子。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些武将认同秦桧这个汉奸?不可能吧。

  就在李治心中诸多想法闪过的时候,程咬金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

  “你们呀,骂来骂去的有啥意思?”

  李勣嗯了一声,随意地开口道:

  “若是我领兵在外,碰到秦桧归来,直接就一刀砍了,还省得废话。”

  牛进达哈哈大笑。

  “对,直接一刀砍了,这种汉奸难道还需要跟他多说么?”

  李治哑然。

  好家伙,原来不是这些武将们不生气。

  而是他们心中对秦桧这种投降了金国的汉奸早就打定主意要杀之而后快了。

  那确实是没必要骂了,骂人还浪费口舌呢。

  李治看了一眼李世民,突然有些好奇地开口道:

  “父皇,您会信任秦桧吗?”

  李世民的心胸开阔,这是众所周知的。

  李世民闻言,不由好笑。

  “傻孩子,朕之前的确是招揽了不少敌对势力的臣子,但这可不包括汉奸!”

  就比如魏征。

  魏征之前是李建成的心腹,还曾经多次建议李建成及早对李世民下手。

  但李建成死后,魏征愿意投降,李世民一样能接纳。

  当谁的臣子就效忠谁,对李世民来说,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你不能去效忠异族!

  李世民说到这里,语气也变得有些阴冷。

  “华夏的内斗,那是华夏的事情。”

  “但异族就是异族,朕可以允许异族人投降大唐,但绝对不允许华夏人投降异族!”

  李治哑然。

  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双标啊。

  但仔细一想,李治竟然也觉得李世民说的挺有道理的。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天生就比那些茹毛饮血的异族要高级!

  放着更高级的华夏人不当,去选择当异族的狗。

  这种人的性命,留着有什么用?

  李世民看向李治,淡淡道:

  “治儿,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生为华夏子孙,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

  “谁要是敢背弃这种荣耀,谁就该死,百死莫赎!”

  李世民的话,掷地有声,在大殿中回荡。

  这就是贞观大帝的霸气!

  大明世界之中,朱高炽看着这一幕,陷入沉思。

  作为大宋的“后人”,朱高炽对这段历史当然是很清楚的。

  就在此时,朱棣嚷嚷了起来。

  “哎呀,这秦桧原来还当过金国的狗腿子,真是恶心人啊。”

  “果然不愧是华夏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狗汉奸!”

  朱高炽的表情顿时有些古怪。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喝道:

  “你小子连秦桧的历史都不懂?”

  “历史书没读过吗?”

  “小时候那些大儒白教你了?”

  朱棣顿时有些讪讪,尴尬地咳嗽一声,道:

  “父皇,这南宋的历史实在是太屈辱了,儿臣真的读不下去啊。”

  “还得是汉武帝、唐太宗这种威风八面的时代,他们的历史读起来才带劲!”

  朱高炽闻言不由哑然。

  搞了半天,自家老爹居然是因为这个理由,所以才不了解秦桧这段历史的?

  想了想,朱高炽又觉得情有可原。

  就算是朱高炽这个温和的性格,在读宋朝这段历史的时候也经常忍不住心中的愤怒。

  更何况是朱棣这种耿直的性格?

  朱棣要是真的完整读一遍宋史,恐怕要直接气炸了。

  大宋是一个很奇葩的国家。

  根据好事者的统计,大宋整个王朝存续期间,对外战争胜率超过了六成。

  而赫赫有名的大唐整个王朝存续期间,对外战争胜率不到五成。

  从这两个数据来看,大宋似乎应该是一个比大唐还要更加强悍的王朝才对。

  但事实却是,大唐属于所有华夏人提起来都无比骄傲的朝代。

  而大宋嘛,“大怂”这个称号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

  想到这里,朱高炽心中突然又有些疑惑。

  大宋并不是唯一一个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

  大明也是!

  扶持士大夫阶层最重要的是什么?科举制。

  大明的科举制,比大宋还要更加发达。

  为什么大明不会像大宋一样怂呢?

  现在虽然是明初,但大明中期的朱祁镇,大明晚期的朱翊钧,两部视频朱高炽也都看过了。

  在那两部视频里,大明也是完全不怂的。

  也先围城,于谦直接站出来临危救主,还得到了从太后到皇帝到朝臣的大力支持。

  投降派的声音在当时的大明内部,并不像大宋那样猖狂。

  朱翊钧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是一个败家子昏君,但是有仗朱翊钧是真打啊。

  为了朝鲜,硬生生和倭国干了好几年,强行把倭国干跑了。

  怂这个字,好像压根就和大明没有什么关系。

  朱高炽忍不住对朱元璋提出疑问。

  “皇祖,为什么咱们大明和大宋一样是以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大明却不像大宋这么怂呢?”

  朱元璋听到这个问题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顿时有些得意,抬起下巴。

  “这还用说吗?因为盘点视频之中大明皇帝都是咱的子孙。”

  “咱这辈子可从来没怂过,咱的子孙自然更不可能怂!”

  朱高炽听完,居然觉得有点道理。

  但道理不多。

  朱棣的基因再逆天,也不可能遗传了那么多代之后,依旧能影响后代大明皇帝吧?

  按照这种说法,哪一个王朝的开国太祖不是杀伐决断,怎么就没把这些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昏君们呢?

  朱元璋哼了一声,对着朱高炽道:

  “你爹懂个屁!还是让朕来和你说吧。”

  朱棣嘿嘿一笑,也不生气。

  咱脸皮厚,只要不是大明的昏君,不是我朱棣的后代在金幕中当主角,父皇您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咱无所谓!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淡淡开口:

  “你爹不喜欢读宋史,但朕以前可是完完整整地把宋史看过很多遍的。”

  大宋是距离大明年代最近的汉人王朝,朱元璋当然要仔细研究这个王朝怎么覆灭的。

  归根结底就四个字——文人势大,皇帝势弱。

  文人,骨子里就有软弱性。

  当皇帝被文人钳制,武将只能当文人门下走狗的时候,这个国家自然也就有了和文人一样的软弱性。

  文人做大也并非没有好处,大宋文化艺术、商业经济乃至科技发展都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像“宋词”更是被誉为和“唐诗”并列的华夏文化瑰宝。

  但从朱元璋这个皇帝的角度来说,打仗打不赢,搞那些虚的文化、商业有什么鸟用?

  如果大明将来的皇帝也和赵构一样被异族追着到处跑,那样的大明再繁荣又有什么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