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9章 试题(第2页)

 但是一切的前提,是要信息数据化。 

 大明百姓的户籍信息,要存在电脑上面,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回陛下,根本不可能做到。” 

 杨士奇也能大概明白,朱炫心里怎么想的,摇头道:“户籍根本不可能和购票绑定,如果非要强行地绑,那些买票的人,提供了假的户籍证明,我们根本没办法查,若是硬要查,火车可以不用运营了。” 

 这个说的,也是事实。 

 等到你查完了,火车也就不用坐了。 

 如果乘坐火车越来越麻烦,以后谁还愿意坐火车呢? 

 “你先把这个记下来。” 

 朱炫可以理解,也不强求一定要做到,又道:“现在做不到,但在未来,在以后就不一定了,记录下来,以后再研究。” 

 这一个理念,还是可以记着。 

 就这样存档在,在他们交通部的档案之中。 

 “是!” 

 杨士奇应了一声,随即又挺好奇,为何陛下会认为,未来用得上? 

 他完全想不到,这个方法,在未来可以如何用,或许在未来,大明的变化可以更大了吧! 

 现在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他们在以前也是从来没想过,但现在逐渐被大明科学阁做出来了,科学阁真的就是大明发展的绝对动力。 

 “实名制就不管了。” 

 朱炫想了想又道:“先记录下来,未来能用那就用,至于交通法这个,你尽快给出一个纲领。” 

 “臣,明白了。” 

 杨士奇微微点头。 

 也是知道,陛下很多想法,对于大明来说,都是特别超前的。 

 那些超前的想法,往往又能带来一些很意外的惊喜。 

 “至于官员方面,现在还够用吧?” 

 朱炫叹道:“增设恩科,提前科举,也没那么快可以落实。” 

 杨士奇说道:“暂时还够用,交通部刚立,把一切的事务,从韩王手里接过来,韩王殿下他们整理好了,不算特别繁忙。” 

 “这样吧!” 

 朱炫想了想曾经东宫的旧臣,又道:“如果人手不够,朕让杨荣、杨溥,还有解缙、黄子澄他们来帮你,再从国子监、翰林院提拔一批人暂时帮忙,等到科举的结果出来了,再做安排,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