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前往大汉帝国(第2页)
在南宋子爵府那幽静的书房之中,贾长生慵懒地靠坐在太师椅上,手中轻轻把玩着一枚温润玉佩,眼神却透着若有所思的深邃。他已明晰大唐帝国那片广袤土地上,佛门、天庭、魔道等诸般势力纵横交错,局势犹如一团迷雾般复杂难测。以他如今的能力与所拥有的宝物,那些仙神之事虽不足以令他畏惧,可他心底却毫无涉足之意。在他看来,那仙神之间的纷争仿若一场无尽的棋局,棋子皆身不由己,而他不愿沦为其中一颗被操控的棋子,只盼能在这尘世凡间寻得属于自己的逍遥自在。
此刻,他的心思更多地被大汉帝国的消息所牵引。自从与王司徒的那段难忘旅程结束,王司徒的离去虽让他悲痛万分,然大汉帝国的风云变幻却未曾停歇。据手下探子来报,如今的大汉帝国宛如一艘在狂风暴雨中飘摇的孤舟,岌岌可危。朝堂之上,宦官弄权,外戚干政,忠臣良将或被打压,或遭陷害,朝纲混乱不堪。而民间亦是疾苦连连,天灾人祸频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在这一片衰败景象之下,各方豪强势力蠢蠢欲动,皆在暗中积蓄力量,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要揭竿而起,逐鹿天下。那曾经辉煌无比的大汉盛世,仿若即将落日的余晖,虽仍有几分残照,却已难掩那即将陷入无尽黑暗的颓势。
贾长生缓缓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窗外庭院中那随风摇曳的翠竹,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三国乱世即将拉开帷幕,这将是一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只要有足够的智谋、勇气与实力,便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霸业。而他,贾长生,虽身为南宋子爵,可心中那颗渴望建功立业、驰骋沙场的雄心却从未熄灭。他渴望像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诸侯一般,在乱世之中崛起,凭借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强大帝国,让自己的名字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开始仔细谋划起来。首先,他深知若要在三国乱世中立足,一支强大且忠诚的军队必不可少。于是,他决定加大对自己私人武装的投入与训练。他派遣手下四处招募那些英勇善战、武艺高强的壮士,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本事,皆可入他麾下。同时,他还重金聘请了诸多经验丰富的将领与军事谋士,让他们负责训练士兵,教授兵法谋略。在他的子爵府后那片广袤的校场上,每日都能听到士兵们震天的喊杀声,看到他们刻苦训练的身影。贾长生时常亲自前往校场视察,鼓舞士气,他深知,只有士兵们对他忠心耿耿,才能在战场上为他出生入死。
除了军队,贾长生也意识到粮草与物资的储备至关重要。他利用自己在南宋的地位与财富,大量购置粮食、兵器、铠甲等物资,并在自己的封地内秘密修建了多处坚固的粮仓与军备库,将这些物资妥善储存起来。他还鼓励封地内的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以确保在未来的战争中有充足的粮草供应。他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粮草不足,即便有再强大的军队,也难以在持久战中取胜。
在外交方面,贾长生也开始积极布局。他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与那些有志于在乱世中保全自身或谋求发展的势力建立联系,或结盟,或互通有无。他与一些小国达成了贸易协议,用南宋的丝绸、茶叶等特产换取他们的良马、铁矿等战略物资。同时,他也与一些地方豪强暗中往来,互相交换情报,约定在适当的时候相互支援。他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多一个朋友便少一个敌人,只有建立广泛的外交关系,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贾长生也清楚地知道,仅仅依靠这些还远远不够。在三国乱世中,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他决定效仿古人,广纳贤才。他在自己的封地内设立了学府,邀请各地的学者前来讲学授业,培养年轻一代的人才。同时,他还四处寻访那些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隐士高人,以诚意打动他们,邀请他们出山相助。他听闻在深山之中有一位名叫诸葛孔明的年轻谋士,智谋超群,有匡扶天下之志。贾长生亲自带着厚礼,多次前往拜访,虽尚未能请得动他,但他的诚意却已传遍四方,吸引了更多的贤才前来投奔。